齋蘸,實際上是佛教和道教儀式的統稱。修齋指佛教儀式,起源於梁武帝時期,而設蘸則是從下元節開始就有。但在明朝,齋蘸很少有宗教上的嚴格劃分,主要原因在於在明朝儒、佛、道三家合流。
按照當時的管理,明朝時期朝廷的修齋是在大興隆寺,而設蘸則是在朝天官。成化年間,齋蘸活動開始流行到宮禁之中,在內府,不時有“修齋蘸,寫經咒”的活動。明憲宗曾下旨,在乾清宮建黃壇,作為皇帝修齋行法之所,後誤以“黃”為“皇”,黃壇也就變成了“皇壇”,而光祿寺則負責監造和收藏皇壇所用器物。
弘治年間,明孝宗不但多次派人出外“燒香祈禱”,而且齋蘸活動也不斷。為了齋蘸,在南京城造器皿10餘萬,取香10萬斤;派真人王應琦領銀前往武當山、龍虎山“修齋設蘸”;又因陳應循之請,為顯靈宮廣買地基,開拓修飾,一次齋蘸,就“賞賜過倍”。
萬曆五年(1577),因為星變未弭,再加上宮中火警,明神宗下諭禮部,在朝天宮建俄三日,並遍告各宮廟,百官修省,停刑禁屠。
萬曆八年十一月,奉慈聖皇太后的慈諭,本月二十八日在朝天宮建“保國安民糧災謝祐醺典”三晝夜,又停刑禁居三日。
之後到了宣德年間,朝廷設立了朝天官一職,而第一任的朝天官就叫夏士。
刑術回憶道:“我記得聽我父親說過,這個夏士很神秘,聽說是遊牧民族,後來拜進了鐵衣門,反反覆覆改了好多次名字,至於真名叫什麼,就無從考證了,但夏士離開鐵衣門的時候,屬於叛逃,可對當時的朝廷來說,他屬於投誠,夏士應該是異道歷史中,比較出名的投誠朝廷的人,而且他走的時候,曾經從所謂的陰陽交匯之地帶走了一件東西。”
尉遲然問:“別賣關子,快說,他帶走的到底是什麼。”
刑術道:“丁甲壺。”
尉遲然看向謝夢:“那是什麼東西?”
謝夢搖頭:“我也是第一次聽丁甲壺這個名字。”
刑術道:“至於丁甲壺是什麼,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就這麼多,現在,你們應該告訴我案情的其他部分了。”
謝夢不耐煩地起身:“我們走了。”
刑術立即站起來:“誒,你這就沒意思了。”
尉遲然卻拽著謝夢坐下,將案情的其他部分一五一十告訴給了刑術,讓刑術幫助分析下到底是怎麼回事。
刑術聽完後道:“兩個胡馨,兩個夏從雲,這案子有意思,怎麼會這樣呢?”
尉遲然問:“我記得中國古代有易容術這麼一說吧?”
刑術道:“雖然的確有,但如今會易容術的人沒剩下幾個吧?再說了,易容術要將女人變成男人,或者男人變成女人,在體形上是做不到的,光看身材就會讓人生疑,孤軍的千顏不也是那樣嗎?就算你變了臉,但也無法改變自身的形體呀。”
尉遲然點頭:“我還真的想過會不會是孤軍的人乾的。”
刑術搖頭:“我覺得不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孤軍的人回到國內,這不是找死嗎?”
謝夢嘆氣道:“原以為你會給我們點高明的意見呢。”
刑術喝了一口茶:“我雖然不知道,但我可以給你們指條明路。”
尉遲然問:“什麼明路?不會是冥耳吧?”
刑術笑道:“還真的與冥耳有關係,這個人也曾經是冥耳的門徒,還有傳言說他以前是孤軍,也有人說他還做過旄捕,總之近五十年內,這個人是異道的傳奇。”
謝夢問:“你說的是賀長卿?”
刑術點頭道:“對,他是異道萬事通,你們517不可能不知道吧?”
謝夢沉默了,尉遲然則問:“賀長卿是誰?”
刑術看著謝夢道:“你問她,賀長卿被關在517的牢房裡,而且是自願被關的,這件事全異道的人都知道。”
謝夢起身道謝,然後轉身就走。
尉遲然也起身,看著謝夢的背影,又看著刑術,刑術則起身來伸懶腰:“繼續工作,拜拜了您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