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七十章:李氏夫人墓

周先偉弟弟染上辰州紅,肯定與葛成麗有關係,加上葛成麗有辦法解除被辰州紅侵害的人,由此可以斷定,孤軍與辰州之間的關係。而且,孤軍早年研製辰州紅的同時,也研製出了所謂的解藥。

只是,尉遲然解釋之後,周先偉才知道辰州紅這種東西如此的可怕。但周先偉又提出了之前的問題:“你們到底都是些什麼人?”

賀長卿給周先偉倒上一杯茶:“你先冷靜下,好好考慮考慮要不要與我們合作。”

周先偉立即道:“我已經把該說的都說了,難道還沒表達清楚意思嗎?我肯定要與你們合作的!”

賀長卿道:“那從現在這一刻開始,你就必須在葛成麗面前演戲了,不過,你必須輔助我們挖出葛成麗身上的秘密,也就是讓她親口承認自己的身份。”

周先偉問:“什麼意思?葛成麗的身份到底是什麼?”

尉遲然道:“總之不是什麼好人,在她背後還有一個龐大的組織。”

不過此時賀長卿和尉遲然都不知道,葛成麗已經背叛了孤軍,她想找到丁甲壺是有自己的特殊原因的,而不是為了孤軍的利益。

當然,周先偉對此也不清楚,他現在能相信的只有跟前這兩個神秘人。

賀長卿示意尉遲然接好周先偉的手臂,然後再拿出從冥耳處得到的資料,開始仔細看著,同時尉遲然也對比著517方面發來的資料。

冥耳方面的情報稱在武都範圍內,可查到的遺蹟有三處,不過都是清朝時期留下來的,不算古老,可以直接排除在外。同時,也排除了現代人為復原的一些所謂遺蹟後,綜合手頭所有的資料,只有一個地方能引起他們的注意,那就是李氏夫人墓。

周先偉問:“老先生,李氏夫人墓是什麼?”

賀長卿解釋道:“我之前說過,蜀漢炎興元年,魏蔣鄧艾偷襲陰平,江油關蜀國守將馬邈不戰而降,馬邈的妻子也就是李氏在勸說無果的前提下,懸樑自盡。鄧艾得知此事之後,敬慕李氏夫人的忠義,不僅厚葬了她,還親自祭奠,但是李氏夫人葬在何處,後來卻成為了一個秘。”

按照《龍安府志》記載,宋代在原江油關建有李氏夫人祠,到明朝萬曆四十年,將江油稱為漢守將馬邈忠義妻李氏故里,並且立碑。清代亦在江油縣城(今武都鎮)文廟南側建有李氏夫人祠,並有詩碑雲:“龍州南下水粼粼,古戍移來小縣貧。惆悵斜陽雨過時,荒祠猶祀李夫人。”

《江油縣誌》載:“節烈李夫人墓,在縣東二里東河堤尾,士人相傳為馬邈妻李氏之墓。年湮代遠,碑碣無存。光緒二十八年河水大漲,沿堤坍塌,獨此尚在。附近居民急往冢上避水,獲免。”碑題“故蜀漢守將馬邈妻忠義李氏夫人之墓”,並刻有“大節迥殊溝瀆諒,幽光堪並日星明”一聯,系民國九年江油知事李宏鈞所立,聯語為江油名紳歐培槐所撰,碑文為江油書法家張叔玉所書。

十年動亂時期,李氏夫人墓和碑都被損毀,一直到九十年代,才有人出資修復了墓碑。

尉遲然看著資料道:“好奇怪,李氏夫人殉國的地方在平武南壩,為什麼墓會葬在武都呢?兩地之間的距離並不近呀。”

賀長卿看著冥耳的資料道:“資料上寫了兩種答案,第一種是民間傳說,傳說涪江上游發大水,洪水摧毀了李氏夫人墓,將棺槨給衝出來,順流而下到了武都,被老百姓撈起來就地安葬。江油有個地名叫撈坪壩,傳說就是當年撈起李氏夫人棺槨的地方。”

周先偉搖頭道:“這不可信吧?發大水就算把棺槨衝出來,沿途早就毀壞了吧?就算沒毀壞,衝到下游來,誰知道那是誰的棺槨?”

尉遲然也表示贊同,賀長卿指著資料上第二種說法:“第二種說法,也是最準確的說法,李氏夫人死的地方並不是在南坪,而是在武都,所以也就安葬在了武都……這冥耳有病是吧?把傳說也放進資料之中。”

尉遲然問:“師父,這麼說,李氏夫人墓就在武都?”

賀長卿仔細看著資料道:“表面上李氏夫人墓在武都桃花島上面,但實際上應該按照縣誌上所說在‘縣東二里東河堤尾’,不能按照現在的地圖去找,得翻找下以前的老地圖,你那邊的資料有老地圖嗎?”

尉遲然搖頭道:“沒有,517沒給。”

周先偉之前聽到冥耳這個詞的時候,很是疑惑,不過現在他突然聽到517這三個數字,覺得有些耳熟,他猛然間想起,在部隊的時候,他剛被選拔進兩棲偵查大隊,就又參加過一次隊內的選拔。

當時他以為是第二次選拔,所以顯得有些緊張,但隊長卻告訴他,只是其他的單位從他們這裡挑選精英。

周先偉當時半開玩笑似的說了很多他所知的單位名字,都是其他軍區特種部隊的名稱,但都猜錯了,隊長說其實他也不知道,只知道那個單位叫517,至於是做什麼的,屬於什麼性質,一概不知,只知道517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來兩棲偵查大隊挑選人才,從海軍陸戰隊成立以來,只從這裡挑走了5個人,而這5個人雖然都是精英,但都不是這裡最好的,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只知道被挑走的人,再也沒有與他們聯絡過,資料也被海軍陸戰隊完全移交,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周先偉想到這,直接問:“兩位是517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