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三十一章:沒有赴約的嚮導

清晨,太陽昇起的時候,睏意來襲,原本想堅持出發的尉遲然,開門卻發現賀長卿竟然躺在地上和衣而睡,而且睡相極其難看。

尉遲然站在那,抬眼看著初升的太陽,最終也選擇縮回車內睡覺。

尉遲然入睡之前,又進入了意識空間之內,可惜的是,他依然沒有見到方尋憶,似乎這個人突然間就消失了。準確地說,是方尋憶這個意識從尉遲然腦子中不見了。

尉遲然原本就不明白意識空間具體是如何形成的,他人的意識為何能以個體的形式出現在自己腦中,這些依舊是一個謎。

不過,上次在野蛙溝水下見到的那兩個所謂的神仙,似乎說自己與眾不同,甚至與他們一樣,那是什麼意思?仔細回憶起來,腦內能出現意識空間的人,除了豐瑞之外,就是獵隼和自己。

而這三個人又恰恰與孤軍有著緊密的聯絡?

與獵隼、司馬清短暫交流之後,尉遲然開始沉睡,他需要休息。

可在入睡之後,他又夢到了父母慘死的那個晚上,不過這次尉遲然在夢中是清醒的,他清醒地問自己,記憶中的這一切是不是真的?老賀,也就是賀昌龍說過,他是一個替換真正尉遲然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

那麼自己到底是誰呢?

尉遲然和賀長卿驅車從陝西出發,駛進四川境內,進入318國道,到達日喀則,然後稍作休整前往康馬縣找那名嚮導。

之所以不搭乘飛機前往日喀則,是因為他們這次所需要的裝備較多,如果租車容易被人安裝定位裝置,相比之下,只有517的車較為安全。即便是半途中有人趁他們休息在車上裝點額外的東西,車載系統也會檢測出來。

賀長卿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讓尉遲然這個在國外長大的孩子,好好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這也是他選擇318國道的一個主要目的。

“318國道起點在上海,終點在藏區的友誼橋,全長5476千米,其中成都至拉薩這段2142千米的路段攬括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景觀,包含了浙江水鄉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觀,被譽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是無數人一生的嚮往,”坐在副駕駛上的賀長卿看著前方道,“路雖難,卻景如畫,你是個中國人,無論過多久,都無法改變這一個事實,你要做我的徒弟,你要忠於的不是我這個師父,而是你的祖國。”

尉遲然點頭道:“這點我從未忘記過,我父母也是這麼教我的。”說到這,尉遲然又頓了頓,“其實在T國的時候,無論是PW亦或者孤軍,那些移民過去的人,都清楚自己是中國人。”

沿著318國道出發,雖然沒有在路上做停留,但賀長卿還是給尉遲然描述了牛背山的美景,海螺溝的冰川,以及雄偉的貢嘎山。

尉遲然算是開了眼界,他雖然知道,祖國地大物美,但沒想到會美到無法想象的程度,當他看到雄壯的雪山,還有路邊的花海,他都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描繪看到的這一切。

兩人開車足足花了五天的時間才到達日喀則,短暫休息一天,補充了一些給養後,賀長卿又領著他前往康馬縣,因為他們還需要去接嚮導。

嚮導名為丹瑪,而且就叫丹瑪,沒有姓,因為他是不丹人,不丹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姓氏,只有名,而且名的重複率極高。丹瑪的爺爺早年來中國境內生活,從此便定居下來,中國也成為了他的第二故鄉。

賀長卿認識丹瑪的時候,他還是個幽俠,因為調查一件怪事結識了當時只有十來歲的丹瑪。幾十年過去了,丹瑪如今也是個中年人,不過日喀則的各個旅行社幾乎都認識他,因為他是此地最出名的嚮導。

可是,賀長卿和尉遲然到達康馬縣之後,並沒有在那個路口見到丹瑪,而兩人也無法實時聯絡上他,因為丹瑪不喜歡現代科技,所以,他沒有手機,家裡只有一部座機。賀長卿約他見面,都是提前打電話約好時間地點。

尉遲然有些不敢下車,雖說氣溫涼爽,但直射下來的陽光實在照得人難受,就算在車內,如果角度不對,甚至都有被曬傷的可能。

賀長卿抬手看錶:“半小時了,是不是出事了?”

尉遲然道:“也許他是有其他的事情耽誤了。”

賀長卿搖頭:“不會的,丹瑪是個非常守時的人,他說三點到,絕對不會晚一秒。”

賀長卿說著拿起手機給丹瑪家撥了一個電話,可是無人接聽。這讓賀長卿更覺得心裡有些不安,他與丹瑪認識幾十年,類似的事情從未發生過,所以,他也不知道眼下應該怎麼辦,他甚至不知道丹瑪的家住在什麼地方。

丹瑪的家也只是個落腳點,他有時候會住在日喀則,有時候會住在康馬縣,不過大多數時候他都在外面給人當嚮導,而且他當嚮導的主要原因就是擔心那些不怕死的遊客去不該去的地方。

就在賀長卿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卻看到一個孩子站在街口緊盯著他們這輛車,似乎在遲疑著要不要上前。

賀長卿開啟車門下車,朝著那孩子走去,孩子雖然怕生,但也沒有躲閃,只是看著他們,然後用相對流利的普通話問:“你是賀長卿?”

賀長卿點頭道:“對,我就是。”

這孩子竟然直呼賀長卿大名,這讓尉遲然都有些意外,不過這孩子必定與丹瑪有什麼聯絡,否則不會出現在這裡。

孩子道:“丹瑪叔叔讓我來這裡等你。”

賀長卿蹲下問:“丹瑪叔叔為什麼讓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