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之路的名字源於半途而廢,這讓尉遲然覺得其中肯定有什麼寓意。還有那半途屋,最重要的是半途之路的終點是什麼?是不是雲州寺?丹瑪真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再將責任歸咎於尉遲然和唐千林身上嗎?還是說,這條路根本就不是通向雲州寺,丹瑪帶他們來這裡是有其他的打算?
尉遲然滿腦子的問題,他也能看出來賀長卿也並不是徹底相信丹瑪。
沿著河邊滿是石塊的小路,三人一路向前,足足走了快一個小時,這才來到丹瑪所說的半途屋。
“到了,就在前面,”丹瑪抬手指著前方一座巨石之上。
三人的強光手電朝著巨石照去,照亮後首先看到的是巨石之上的半途屋,那是一座古怪的,看起來並不像屋子的東西,因為是由正方形的櫃子像搭建積木一樣拼湊起來的。在半途屋的旁邊還有一顆枯樹,枯樹只有三根較粗的樹枝,每顆樹枝上都掛滿了銅鈴,似乎之前聽到的鈴聲就是由此發出的。
半途屋四面牆壁由櫃子組成,頂端鋪上的是不規則的木板,木板之上有乾草樹枝和枯葉。
賀長卿看著那些漆黑櫃子的時候,臉色變得十分難看,在丹瑪沿著旁邊的小路走向半途屋的時候,他卻站在原地。
尉遲然問:“怎麼了?”
賀長卿低聲道:“那種櫃子叫靈殤,作用和棺材差不多,丹瑪之前所說的苦修者就是一群最早從中原來此處的修行者,他們認為在西域可以找到生命的真諦,瘋狂地在這個區域內尋找所謂的天路。”
已經站在岩石上的丹瑪轉身看著他們:“進來吧,外面太冷了。”
賀長卿高聲道:“你先進去收拾收拾,我和尉遲然在周圍看看。”
丹瑪點頭走進半途屋內,尉遲然問:“天路是什麼意思?”
賀長卿解釋道:“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透過那條路到達天庭或者天堂,那種路傳說只有善良的人死之後才可以前往,但也有人認為,活著的人經歷過某種苦修,也可以踏上天路,所以,到後來,有人覺得只要找到天路,在天路途中苦修,就可以達到目的。”
尉遲然搖頭道:“人真是一種奇怪的東西,總是自以為是。”
活得困苦的人們會幻想著用成仙或者前往天堂來逃避現實,而那些生活殷實,不知疾苦為何物的人又因為不願意放棄擁有的一切,而想盡辦法長生不死,亦或者在死後也要享受一切。這兩者從本質上都是相同的,常有人問,人活著是為什麼?站在平衡的角度回答,人活著只是因為大自然的選擇。反過來,站在人感性的角度,那麼答案就多種多樣。
就拿成仙或者長生不死來說,大部分人在心裡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需要先創造傳說,以傳說為基礎人為創造障礙,例如說要修行,要渡劫,要經歷無數的劫難。
一般人是無法承認那些劫難的,要不選擇去死,要不選擇放棄,而在某些人眼中,他們沒有成功,就是因為他們無法堅持,而無法堅持又變成了不夠虔誠。
實際上,人類創造了文明,而文明又存在缺陷,永遠無法變得完美,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中試圖去獲得完美,本就是人活著的意義。不管是對大局還是個人來說,人活著的奮鬥目標,從感性角度來說,不正是如此嗎?
賀長卿並沒有說明所謂的靈殤到底有什麼作用,而是領著尉遲然走進了半途屋之中。半途屋的大門只是一條早就髒得漆黑的棉被,而屋內的空間還比較寬敞,地上有三塊獸皮鋪成的地鋪,上方插入木櫃縫隙中的樹枝上還掛著乾肉,中間用石塊堆砌了一個爐灶。
丹瑪似乎很適應這種環境,從他輕鬆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對半途屋很滿意。
尉遲然問:“丹瑪叔叔,你以前來過這裡嗎?”
丹瑪點頭道:“來過,只有一次,那次之後我再也沒來過,也不敢再來。”
尉遲然問:“為什麼?”
丹瑪略微遲疑了下道:“因為我阿爸就死在這裡。”
尉遲然趕緊道:“抱歉。”又下意識看向旁邊的賀長卿,本以為賀長卿要投來責備的眼神,誰知道賀長卿只是用爐頭燒水泡茶,這是他每天都必須要做的事情,就算是天塌下來,那口茶他都必須喝。
丹瑪淡淡道:“不需要抱歉,因為我一直在逃避。”
賀長卿慢悠悠地問:“這麼說,雲州寺所在的位置,也是你阿爸告訴你的?”
丹瑪道:“對,他去過雲州寺,在那裡,雲州寺的人告訴他,他會死在半途之中,那是他的宿命,如果他要反抗宿命,就必須遠離這條路。”
尉遲然問:“但他為什麼又來到這裡?”
丹瑪道:“因為他想擺脫原本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