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一十四章:黃泉坡

賀長卿罵完尉遲然,尉遲然才回過神來,他把順序搞反了。先是有人設計了七星續命燈這道機關,鐵衣門之後才按照此機關的順序又設計了徽州鎮邪塔,反過來,先去徽州鎮邪塔的人,按照順序恰好就可以解開刑穴之中七星續命燈這道機關。

所以,如果沒有按照正確順序找到此處來的人,只能止步於此。

尉遲然想明白後又道:“如果是這樣,那麼實際上從方井到石門,再到石屋、吊橋、毒物沼澤、七星續命燈這一系列的機關,實際上都是鐵衣門設計的?和獵骨人沒有任何關係?否則的話,鐵衣門怎麼能將刑穴和徽州鎮邪塔聯絡在一起呢?”

賀長卿道:“看樣子應該是這樣,之前是我們推測錯誤,更沒有想到,入口不是在下方,而是在上方。正所謂,上天入地破心魔。”

尉遲然問:“上天入地破心魔是什麼意思?”

賀長卿解釋:“這裡的上天入地只是一種比喻,意思是人在打坐修行的時候,身體雖在原地,但精神卻應該神遊四方,這樣才能不被自身的心魔所控制。”

兩人爬到頂端,與侯振邦站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斜坡,一個陡峭的斜坡,上面佈滿了尖銳的碎石,還有一個個隆起的土包。

尉遲然用手電照著,但始終無法看清楚斜坡下方是什麼,他很不理解這代表著什麼。

侯振邦道:“這應該就是傳說的黃泉路。”

尉遲然納悶:“黃泉路是這樣的嗎?”

賀長卿解釋道:“所謂黃泉路,不是直上直下,但很少有人知道黃泉路的開頭是什麼樣,有些零散的記載中認為黃泉路就是一個斜坡,斜坡之上充滿了你人世間的所有記憶,你的功過也都在此地,而且還可以在此處看到你死後的墳墓。”

尉遲然問:“這麼說,那些隆起的土包就是墳墓?”

賀長卿看著尉遲然:“你首先得分清楚墳、目、冢和陵四者之間的區別。”

尉遲然仔細聽著,賀長卿告訴他,所謂墳,就是“築土則為墳”,字面理解就是地下埋葬棺槨,地面則築起一堆錐形黃土。最早堆砌成為錐形的墳,代表著埋葬之人是含冤而死,築土表示不平,心中有冤屈。後來,這一說法被逐漸淡忘,成為一種墳的特定形式。

其次就是“穴地是為墓”,棺槨同樣埋在地下,只不過上面是平的,沒有土包,綜合墳的解析,就是指人沒有含冤而死,只是落葉歸根。而且還會立碑,最早立木碑,但木頭無法保留太久,後來便用石碑代替。

再者是“將相為冢”,冢是指佔地更大的墓穴,因為亡者顯貴,又高又大的墳並不是一般人可以修建的,通常是王侯將相,身份特殊或者有特殊貢獻的人才能被稱為冢。有些戰死沙場,找不到屍體,只能用衣服代替的,被稱為衣冠冢。

最後則是陵,陵指的是帝王家的墳墓,耗時耗力,高大磅礴氣勢十足,其投入不是其他人能夠負擔的。

尉遲然聽完問:“那刑穴算是什麼?”

賀長卿道:“刑穴嚴格來說,用現在的話只能算是遺蹟,在當年,根本不算這四者之中,只能算是死者囚牢,也就是說,一旦埋葬於此,就要永生永世被關在這裡。”

侯振邦撿了一顆石頭扔下斜坡:“我們是直接下去嗎?”

賀長卿道:“沒有無人機探路,也看不到下方是什麼,除了直接下去,別無他法。”

尉遲然要扔熒光棒,被賀長卿制止:“不要扔了,省著點吧。”

雖然是斜坡,但因為陡峭的原因,三人也只得在上方打下長釘,但是,泥土根本無法固定住長釘,稍微用力,長釘就會脫落。

多次嘗試失敗後,三人知道,設計此處的人就是故意不讓你固定繩索的,只能徒步小心翼翼的走下去。

賀長卿看著下方:“振邦,你帶著土行孫走前面,我隨後,尉遲然和我保持三米的距離。”

三人腰間都綁著繩索,各自拿出了登山鎬,但這斜坡地面很鬆軟,就算是登山鎬也不一定能在危險的時候固定,充其量只能起到一個減速下滑的作用。

三個人雖然走得吃力,但土行孫因為體積和體重的關係倒是很輕鬆,甚至還在斜坡上跑上跑下,看得尉遲然那叫一個生氣。

尉遲然邊走邊問:“這個黃泉坡是不是黃泉設計的?”

賀長卿道:“老婆餅裡有沒有老婆?”

尉遲然語塞,看著賀長卿的背影哭笑不得。

前方的侯振邦叮囑著土行孫小心點,隨後才道:“黃泉是破邪的,所以他們肯定不會設計這種路,現在還不清楚這裡面的機關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