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構圖,意境,全都是有樣學樣。
沒有任何靈氣在裡邊。
給出五千塊的價格,已經算很高了。
整幅畫沒有任何可取之處,唯一有點價值的地方,只有它的時間。
距今七八十年,也算是一件古玩。
評委席角落,一名戴著眼鏡的老專家,用教訓的口吻說道:「林小姐不懂古玩這行的門道,亂說一氣屬於無心之失,我們不怪你。」
「凡事都應該多想想,多看看,你即便不懂古玩,有些事情也可以透過手機進行搜尋。」
「不是所有的古玩,都能價值不菲,也不是所有古代傳下來的東西,都是稀世之寶。」
「老夫給你打個比喻,歷朝歷代皆有銅錢,市面有著大量清代時期的銅錢。」
「這些銅錢的價格,低到一個你不可想象的程度。」
「品相好一些的清代銅錢,能夠賣上幾塊,十幾塊。」
「若是品相一般的銅錢,幾十塊錢就能買上一斤。」
無論什麼事情,都要分個三六九等。
古玩同樣如此。
古代流傳下來的普通銅錢,根本賣不上價格。
但是又不能否認,它們不是古董。
即使湊齊清代五位皇帝發行的小五帝錢,拿到古玩交易市場,最多也就是值幾千上萬。
真正值錢的銅錢,乃是大五帝錢。
嘉賓們紛紛開口附和。
一位年輕公子哥,忍不住問道:「各位,小五帝錢和大五帝錢,都有什麼區別呀?」
「我剛才聽某位老兄講,如果手中擁有品相完整的全套大五帝錢,起碼能賣幾百萬。」
「小五帝錢品相再好,也不過上萬塊,中間的價格怎麼會這麼懸殊?」
眾人正要回答,宋楓插話道:「小五帝錢是清朝前期的五位皇帝在位時流通的銅錢。」
「而大五帝錢是秦,漢,唐,宋,以及明代,五位皇帝在位時的銅錢。」
「歷史價值方面,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由於歷史年代等種種關係,大五帝錢很少有品相完整的全套版。
就算有,也都是單獨存在。
別的不說,就說大五帝錢的第一枚,秦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