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完成了轉賬手續,翠花獨自一人回了家。
家中是那樣的冷清。夏伯陽,想必從未關心翠花是否回來過。
可是翠花要對夏伯陽有個交待,二人畢竟是夫妻。
翠花留下一封書信,說明自己回了老家,去看望自己的母親。
還有什麼可交待的嗎?似乎沒有了,翠花黯然地回望了一眼自己的家後上路了,去往回老家的路上。
回到老家,翠花與自己的母親相處,心情好了些許。
除了照顧自己的母親之外,翠花在歐陽如琢的回憶中,徜徉於空氣清新、美麗的沂蒙山川,同時更不忘強身健體。
翠花走得有點累了,來到一家農戶前。
一位老農民在看書並時不時地做筆記,這引起了翠花的好奇心。
“大爺,能討口水喝嗎?”翠花問道。
那位老農民連頭都未抬地說道:“你略等一下。”一時之間,這位老農民並未起身,還在醉心於看書、記筆記。
農民不應該是忙於農活嗎?能有幾位如此投入地看書學習呢?
翠花更加好奇了,她也不急,靜靜地站在一旁觀察著老農民。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這位老農民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書,抬頭向翠花問道:“你剛才說什麼的?”
翠花略笑了笑,心想,這位老農民也太醉心於學習了吧,甚至都沒留意自己剛才是向他討水喝的,翠花重複說道:“我想討口水喝。”
老農民起身了,連忙道:“請坐,略等。”接著老農民取來了茶葉,為翠花濃濃地沏了杯香茗。
隨著熱氣的升騰,茶香漫溢沁人心脾,翠花輕呷了一口香茗,頓時感覺芬芳馥郁、沁人肺腑之間,意猶未盡且回味無窮,翠花不由得贊曰:“好茶。”
老農民眼見翠花衣著極是普通,但氣度不凡,且對香茗稱讚不已,忙問道:“此茶好在那裡?”
萬萬沒有想到,翠花侃侃而談,如數家珍一般地對香茗給出了一番非常中肯、到位的評價。
翠花的著裝也就是村姑的形象,因此老農民興奮得直搓手,並問道:“姑娘似乎深得茶道的真諦,難道是老哥我看走眼了?”
翠花體內的可是歐陽如琢,以他的見識與見地,什麼好茶沒有見識、品嚐過呢?
翠花此時亦試探地問道:“這位老人家,也許是我也看走眼了,你絕非普通之人。”
老農民說道:“哎——我真的有那樣老嗎?你看走眼了吧,不過,你對香茗的品鑑水準很不一般啊。“老農民對自己的年齡似乎有些在意,但這不影響他認可翠花是茶道的知音。
翠花略帶歉意地說道:” 恕我眼拙了,勿怪。”
老農民說道:”哈哈哈,沒事、沒事,說我長得老氣,你不是第一位,也絕不是最後一位,你先略等。“
不大一會兒了,老農民取來一蘋果,很是得意地擺放在翠花的面前,說道:“這蘋果你應該沒見識過吧,嚐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