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慎眉頭輕蹙,此事他確實不知道。但他還是認為逼得太緊可能會引起桓遠叛變。
“父皇,兒臣認為伏大人所言有理。”
到底是親父子,宗政律說話比伏慎要少些顧忌。
“此時若是不能穩住定安郡主,勢必會引起桓遠的不滿。”
宗政淵點點頭:“可此案必不能言明真相,朕要如何才能穩住她?”
殿內一時陷入了沉默。
伏慎幾不可聞地嘆了口氣,回稟道:“這個時候,想必太子殿下比我們更心急些。”
這廂,桓辭氣沖沖地從隔壁跑回來,一進垂花門便看到了立在月臺上的宗政徹。
“殿下可是為木原一案來的。”桓辭直截了當地問道。
“我們進去說。”宗政徹環顧四周一圈。
桓辭拿眼神制止了想要跟來的阿瑤,隻身跟他進了屋內。
半個時辰後——
阿瑤送走了宗政徹,急忙跑回房裡去看桓辭,彼時她正盯著桌案上的銀票發呆。
“姑娘,他說什麼了?”阿瑤好奇地望著那一沓銀票。
“把這錢先收起來,日後尋個機會還給他。”桓辭吩咐道。
“這,殿下這是做什麼?”阿瑤皺起眉頭。
他拿著錢給郡主,到底是幾個意思?阿瑤直覺此舉不太妥當。
桓辭也是如此想的。按照方才宗政徹的意思,他也沒辦法解決此事。難道這事真的牽連甚廣?抑或是找不到證據,而宗政淵又給他施壓。
走之前他撂了一筆錢,讓她交給那些人的家人們,還承諾日後必會給她一個交代。
桓辭又想起他臨走前說的話。
“如今戰事緊張,你父親想必也是日夜操勞。這個時候,不如先把這件事放一放,待日後時機成熟了再拿出來做文章。”
桓辭嘆了口氣。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此案是太子同伏慎共同審理的,如今二人都說已結案,她又沒有證據,又能拿他們怎麼辦呢?
正當桓辭愁眉不展時,忽有一個小廝一路小跑著進來了。
緊接著,便有個太監低眉順眼走了進來,尖聲細語道:“陛下有旨,宣定安郡主進宮覲見。”
桓辭心頭一跳。
前有太子,現在又是皇帝。這兩人怕不都是為了穩住他,看來此事確實沒有那麼簡單。
桓辭給他塞了一包碎銀,而後隨著阿瑤梳妝了一番。
進宮的路上,她同這名叫路耳的小太監聊了半晌,企圖套出點有用的話,可又不敢表現的太明顯,到最後也只問到了些早就知道的事情。
走了許久後,眼看著前面的路越發不熟悉,桓辭更是疑惑:“咱們不是去見皇上嗎?”
“皇上如今在太后寢宮裡。”
太后?桓辭從未見過
當朝太后季順辭,是先帝的生母,宗政徹的親祖母。宗政淵的生母慧妃早已辭世,因此如今宮裡只有一位太后。
“太后娘娘要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