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英其實是內心消停了一陣,可是那也是在今天之前,她一直是非常中意譚雁微的,不僅有學識而且教養一流,更重要的是門當戶對,這會兒聽人一提,她那種想法也更迫切了。
譚太太沒有打斷她的話,而是意味深長地笑笑。她要是再接話,恐怕所有人都會認為她是愁女人嫁不出去,所以眼巴巴地盯著凌家老三呢。
雖然她覺得凌老三是個好選擇,可是女兒這麼優秀,她的確不用怎麼發愁。
兩人的話有人也是聽懂了,不由攙著玩笑話說道,“凌夫人你家老三也沒有結婚,譚太太家的二小姐也還沒有談婚論嫁,仔細想想,也不是兩家沒有結親的可能性,還不如什麼時候相看相看,也許就真成了呢?這要是成了,肯定是京城裡的一段佳話!”
譚二小姐知書達理,而且相貌都是無可挑剔的,至於凌家的顯貴在場的人都知道,最重要的凌老三並不是靠家裡關係才走到今天的,他之所以能在軍界混的風生水起,更多的還是他個人的努力,這樣的年輕人才讓這些貴太太欣賞。
要是凌三爺知道這些老八婆心裡想的什麼,肯定會嗤笑出聲。這些人是知道他現在的風光,不知道他的過去。
十五六歲那時候,他凌老三可是京城一霸,他可從來不是什麼乖乖牌,打架鬥毆抽菸泡吧,除了對玩女人興趣一般,其他的哪個不是樣樣精通?
不過是看他前程遠大,如今沒人再敢提起他的黑歷史罷了。
袁英聽了那人的話,只笑了笑,與譚太太對視了一眼,兩人似乎有什麼想法在這一刻瞬間達成。
又過了幾天時間,袁英‘偶遇’了譚二小姐,心裡卻是更加滿意這個譚二小姐,並把老三家現在那位給徹底地丟到九霄雲外去了,當下就想認了譚二小姐做義女,並叫她經常來家裡玩。
認義女只是隨口說說,只是多了讓她經常來家裡的藉口,到時候和老三碰面的機會也就多了些……
李秋蓮並不希望三房有這麼厲害的女人,尤其像譚雁微這樣的,有顯赫的家世,到時候能壓她一頭,所以避免不了私下裡經常抱怨,有一次也就把心裡的想法和老太太一說,“媽,你這樣對外這麼說也不是辦法,世界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萬一譚家知道,萬一整個經常的人都知道三弟其實已經領過證結了婚的,事情可就大條了……別人也許就會說您有了媳婦兒,還肖想別家的女兒做自己兒媳婦,這總歸說不過去!”
李秋蓮是希望她打消這個念頭,雖然李秋蓮也討厭老三家的那一位,可是畢竟那位是草根,和她就少了一些利益衝突,可是譚雁微要是進門了就不一樣了。
婆婆本來就偏疼老三,對三房肯定會格外照顧,一時間大房就沒那麼好過了,也許什麼都要拿來比較。譚雁微出身名門,比她身份上高不上,有些事她就算有苦也說不出。
這樣一比,她更希望老三就這樣算了,只要慄小寒最好一直呆在老三外面的房子裡不要回來最好,省得給自己添堵,就一切萬事大吉。
可是她到底錯估了凌老太太本身的固執型,她雖然要比老爺子脾氣好點,可是骨子裡的門第觀念是根深蒂固的,老三沒有和她說一下,就直接和一個草根女登記結婚了,現在竟然為了那種女人連家都不回了,這是她無法忍受的!
原本老三從軍就不是她想讓他走的那條路,奈何丈夫在一旁支援,她沒法。所以就想著在老三的婚事上做文章,希望自己最寶貝的兒子能夠娶一個門當戶對的女人,賢惠溫柔知書達理是她定的標準,而譚雁微全都能達到,似乎就是為老三量身定做的一樣。
她抿了一口茶水,眯了眯眼睛,聲音透著幾分淡然的味道,“你說的挺對,我也是這麼想的!”
李秋蓮覺得婆婆難得和自己想法一樣,心裡也挺高興的,就把一些話一股腦兒地吐了出頭,“有些事就是那個道理。譚二小姐再優秀又怎麼樣,三弟已經結婚了,也不可能真再進一步了,您把她收做義女也好,您對她好,將來她也一樣會孝敬您的!”
袁英不自覺地扭過頭看了她一眼,隨後淡淡地搖了搖頭,抿唇道,“你會錯意思了!我收雁微做義女,是希望她能經常出入我們家,方便她和老三見面,你以為是什麼?還有老三現在是已婚狀態,可不代表一直是這樣!咱們家這事也守的挺嚴的,外人基本沒人知道,我現在要做的,只是讓那女人知難而退,只要她答應離開,一切就都好辦了!”
李秋蓮微張著嘴巴,眉頭皺成一團,“可是萬一三弟回來發現是您搞的鬼,會不會生氣?”
“人都走了,他還和我生什麼氣!只要我把她所有的訊息都封鎖住,不讓他知道人在哪兒,他鬧騰一段時間也就沒什麼事了!”袁英覺得這是個好時機,現在丈夫和兒子都不在家,自己想要做什麼完全是輕而易舉,根本不必費事。
李秋蓮自然沒說出口,她覺得不太靠譜。上回就做過同樣的事,那女人根本不吃這一套,五百萬的支票甩過去看都沒看一樣,至於現在?
她不相信會出現轉機,更何況老三那人根本就不是能聽話的,媳婦兒被老孃給弄走了,他會乖乖和另一個女人結婚,李秋蓮覺得婆婆這一刻真的腦子不大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