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1章 太孫長大了

“就說,伱在和蠻夷部落打交道的時候,發現很多人不願意歸順,就是因為丁稅。”

“蠻夷是人,大明百姓也是人。”

“蠻夷苦丁稅,大明百姓也同樣苦丁稅……”

“你苦思冥想,想出了攤丁入畝之法……”

“奏請陛下推行此法,減輕萬民負擔……”

“等和番蠻部落首領會面的時候,你直接將奏疏給他們看。”

“既可以打消他們的顧慮,也能讓他們加尊重你。”

朱雄英眼睛一亮,也覺得這個主意很好。

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搖頭說道:

“不行,這是你的功勞,我豈能搶奪。”

陳景恪笑道:“我又不缺這點功勞,你就放心拿去吧。”

朱雄英堅決的道:“不行,這是原則問題。”

“今天我能拿你一份功勞,明天就能拿走更多,有些頭絕不能開。”

“這份奏疏還是你來上吧,效果也是一樣的。”

陳景恪非常欣慰,說道:“不一樣的,現在正是你樹立威信的時候,需要發出更多的聲音。”

“如果真覺得心有不安,將來就寫一份回憶錄,將此事公之於眾不就可以了。”

“到那時天下早已大定,大家知道真相也不會說什麼。”

“反而會認為你光明磊落,我也能落一個好名聲。”

“這……”朱雄英也遲疑起來。

陳景恪直接說道:“別猶豫了,就這麼說定了,去寫奏疏吧。”

朱雄英鄭重的說道:“總有一天,我會將一切還給你的。”

陳景恪笑道:“好,我等著。”

之後朱雄英親筆寫了一封奏疏,八百里加急送往應天。

至於此時公佈攤丁入畝之事,是否會引起不利影響。

陳景恪是經過深思的,並不會。

經過大半年的清查,人口和土地數量,都已經查的差不多了。

現在是深挖階段,看看還有沒有漏網之魚。

寧願當黑戶也不願意入籍的百姓,大有人在。

原因就是丁稅和徭役。

現在將攤丁入畝的風聲放出去,反而會讓很多藏起來的百姓,主動站出來入籍。

至於百官會不會反對……

看看龍椅上坐著的是誰,反對之前先掂量一下,自家戶口本夠不夠厚。

大部分官吏不但不會反對,還會讚頌太孫仁慈。

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是仁政。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此時大部分土地還掌握在朝廷和百姓手裡。

那種富者阡陌連田的局面,還沒有出現,推行攤丁入畝的阻力並不是很大。

若等到王朝中後期,土地大部分掌握在官僚大地主階級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