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哪裡講的不對,伱們別笑話我。”
話是對所有人說的,但眼睛餘光卻一直觀察徐妙錦的表情。
見她露出期待的樣子,心下就猶如打了雞血一般亢奮。
朱元璋和馬皇后忍俊不禁。
馬皇后瞪了老朱一眼,沒好氣的道:
“真是你的好乖孫,一模一樣的。”
老朱得意的道:“嘿嘿,類咱,頗類咱呀。”
陳景恪突然覺得好飽,早知道就應該將福清也帶過來了。
咱也秀恩愛,咱也餵你們吃狗糧。
朱雄英整理了一下語言,才說道:
“為何秦國變法能得以延續,列國變法則多是人亡政息,這和各國的歷史、地理環境有關。”
“首先是歷史,戰國七雄除了秦國,其餘六國出現的時間都很長。”
“國祚綿長,也就意味著貴族力量強大。”
“之前景恪說過,階級高度固化的社會,職位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這個坑還是世襲的。”
方才他見徐妙錦特別喜歡‘蘿蔔’這個比喻,就記在了心裡,這會兒就現學現賣拿出來用了。
“而變法就必然會損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也就是動了這些蘿蔔的坑。”
“必然會遭受蘿蔔們的強烈反擊。”
“國君就是最大的那個蘿蔔,如果他比較強勢,可以壓制其他小蘿蔔的聲音,就可以推行變法。”
“等這個強勢的國君薨逝,繼任的國君威望不足,無法壓制國內貴族。”
“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就需要和貴族妥協,廢除變法也就理所應當了。”
“所以,不是新君不知道變法的好處,而是事情由不得他們。”
朱元璋大為驚喜,這個角度確實很新穎。
以前提起李悝、吳起等人變法被廢,大家都會下意識的認為,兩國的新君目光短淺。
這麼好的新法,而且已經得到驗證是可行的。
你們竟然也能給廢了,活該你們被秦國滅亡。
現在想想,或許不是他們不知道新法的好處,而是沒有辦法。
廢除新法,還能維持統治。
不廢除新法,貴族馬上就要造反另立新君了。
立即死和以後死,他們自然會選擇後者。
馬皇后也不禁點頭,這個孫子是學到真本事了啊。
看向陳景恪的目光,更加的欣慰。
徐妙錦大眼睛一直盯著他,眼睛裡充滿了敬佩,太孫懂的好多呀。
朱雄英越講越投入,已經忘記最初的目的,侃侃而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