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好大的力氣!”一邊說著,一邊不停的揉著差點被折斷的手臂。
耶律賢的皇宮內:
這裡早已經為包大人準備好了各種“見面禮”,十幾名手握鋼刀的武士站在宮廷的臺階下面,大門的兩側,四名手持弓箭的親兵早已將羽箭搭在了弓弦上,似乎隨時準備著出擊。
大門內,通往宮苑的道路兩側,分別擺放著四個足有一人高的油鼎,下面無一不是塞滿了乾柴。
這耶律賢,想要效仿昔日孫權陳鼎待鄧芝、厲生說齊等典故,以證明自己對大宋的小覷。
此時,耶律賢正和蕭娘娘坐在弘居殿中,等待包拯的到來,卻不想,等來的是那名受傷的武士的回報。
“這包拯十分傲慢,且身邊有一莽夫護衛,小人實在近身不得,特回來稟報,還望萬歲早想良策以應對。”武士說道。
耶律賢病態的臉上現出些許驚慌。
“早就聽聞這包拯乃是大宋不可多得的人才。”耶律賢看向了蕭娘娘,說道,“愛妃,我等這般對待來使,是否有失國體?即便不備轎子,也需備下車馬,以彰顯我大遼之氣度。”
站在兩側的大臣們紛紛點頭。
“想那包拯只是一介文官,陛下陳兵設鼎,實在有些不妥。”
“還需派一名同等官職人員前去公館迎候,才是正理。”
“若那包拯執意不肯前來,遷延日久,我等豈非成為別國笑柄。”
聽著眾人的議論,蕭娘娘只是不語。
耶律賢自從登基以來,對這位蕭娘娘多有依賴,凡事很少自作主張,這時候更是沒有了主意。
眾人的目光一起看向了蕭娘娘。
蕭娘孃的一張小臉上露出一抹冷笑。
“既如此,就依眾位大人。”
“好,朕這便派人前去迎候那包拯。”耶律賢得到允許,立刻說道。
直到接近中午的時候,一名官員才在傳旨官的陪同下,來到了館驛。
“你家陛下今日怎不再去狩獵,本官既已等待一日,又何在意多等幾日。”包拯坐在屋子裡,對那官員說道。
官員連連拱手。
“包大人切勿見怪,昨日狩獵實在是早已經預定好了的,臨時無法更改,今日,我家陛下要下官來請,便是有意彌補昨日慢待之過。”
包拯這才笑了笑。
“既如此,還請稍候片刻,待本官更衣。”包拯說著,去了另一間屋子。
足足等了有大半個時辰之久,包拯才在呂布的陪同下走了出來。
“你等暫且等在這裡,沒有本官的吩咐,不得擅離。”包拯故意站在院子裡,對臉上塗滿了脂粉的貂蟬和陳玉娘大聲說道。
“奴婢謹遵大人之命。”二人齊聲回答,並飄飄萬福。
兩名宮女跪在貂蟬和陳玉娘身後,低著頭,柔聲說道,“我等恭送大人。”
遼國官員看著四個女子,心裡暗道,“這大宋果然尊卑分明,女子們更是各個美若天仙。”
“大人還請前面帶路。”呂布不失時機的對那官員說道。
官員連忙點頭,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弓著腰走出驛館。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