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生共養育了三個兒子,長子貴為大周皇帝,次子不幸在戰場上罹難,最寵愛的還是幼子唐天政。
可能是出於對他的愧疚,這幾年來對他萬分呵護,不管他要什麼,都極盡所能地滿足,就連他府上的一半姬妾都是她精挑細選送進去的。
可不和張王后如出一轍嗎?
是夜,煙花絢爛。
沉香殿張燈結綵,賓客絡繹不絕。
這是太后娘娘的六十大壽,排場自然空前絕後,不論是王侯將相,還是各宮嬪妃,以及公主貴女,人人都上前獻上一份厚禮,恭祝老太后福壽無疆。
輪到唐天政時,他拉著秋素雅一同跪下,竟是兩手空空,什麼賀禮都沒帶。
圍觀的眾人均表示不樂意,你一言我一語地起鬨。
二王爺唐天虎首當其衝,指著他就罵:“哎!我說老七,不帶你這樣的啊!今天這麼大的日子你居然空手來,也太不知孝道了吧?”
端坐在太后身旁的皇帝也面露不悅,沉聲問:“阿政,你的賀禮呢?”
唐天政攬著身邊的秋素雅,目光瞥向她隆起的腹部,眾人循著他的目光一瞧,都不由得閉上了嘴,表情各異。
太后早就注意到她的肚子,藹然一笑,盡顯雍容華貴:“這世上,最懂哀家的也只有政兒了。孩子們,都起來吧!”
秋素雅沒想到這老太太看上去還挺和善,不但神情溫和,言辭也是柔婉,不過……那雙鳳目分明在看向她的時候閃過了一抹銳利的光。
宴席一直持續到子時才散場,很快,正殿裡只剩下了寥寥數人。
除卻皇帝和唐天政,幾位王爺均喝得爛醉,一一被扶了出去,唐天淇出殿門時還在嚎啕哭喊著:“老七!我的無字天書啊……”
“什麼無字天書?”太后依舊精神矍鑠,笑睇一旁的唐天曜,隨口問了一句。
唐天曜不以為意,笑答:“老六您還不瞭解,無非就是些古物奇寶!”
太后也不多問,見皇帝神情疲憊,柔聲道:“皇兒今日陪了哀家一天,也早些回寢宮歇息吧!”
唐天曜狀似無意地瞥了一眼唐天政,朝太后恭敬頷首:“那兒臣就先告退了,您也早點安歇。”
“好。”太后笑容可掬地點點頭。
目送著唐天曜離去,她又把目光落回唐天政的身上。
秋素雅環顧了一圈兒,適才發現賓客都走得精光,偌大的宮殿裡,除了幾個侍奉在側的宮女,居然只剩下了他們三個。
垂眸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一眼唐天政,不料正對上他一雙含笑的俊眸,竟是頗為悠閒的神態。
“政兒,今日累壞了吧?”太后突然關切地問了一聲,並由宮女攙扶著走了過來。
唐天政忙拉著秋素雅起身相迎,面對著慈眉善目的老太后,恭敬俯首:“兒臣不累。”
秋素雅也不幹站著,看準了時機就上前扶住太后,笑意盈盈:“太后娘娘,真看不出來您都六十高壽了,果然天資玉骨,讓素雅驚羨。”
誰都喜歡聽好話,太后也不例外,當即便眉開眼笑,鳳目閃著精光:“你這丫頭,哀家看第一眼就覺得不平凡,也難怪當初百姓喻你為神女。”
提及“神女”之說,難免就牽扯到前朝的種種,秋素雅不敢妄加回復,只是謙卑地朝她頷了頷首。
見她不說話,太后也不多言,笑睇著對面的唐天政,語氣委婉:“政兒,今晚就讓這丫頭留宿在沉香殿吧,哀家要留她住幾日,大婚前夕,新人還是不要相見的好。”
這話一出,連唐天政都呆了,不可思議地看著她:“母后,婚期還未定呢!”
誰知,太后語出驚人:“有什麼好磨蹭的,依哀家看,下月初八是難得的吉日,換了新娘,也未必就要換了好日子啊!”
聽上去好想挺有道理,唐天政想辯駁卻找不到合適的詞句,只得俯首應了:“既是母后的意思,兒臣自當從命。”
秋素雅不動聲色地看著二人,心裡卻在揣度著太后娘娘把她留下來的真實用意,想了一會兒才覺得自己好生愚鈍。
也罷,既來之則安之,正好她也想找個機會躲避唐天政的調戲凌虐,就讓那傢伙回去繼續臨幸那些寵姬吧,反正她也不在乎,更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