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週陪孩子玩耍時,我與家人們開始在兩條道上行走。我依然自覺不自覺的堅持為他完成“俯臥-找聲源”這一核心訓練任務,家人已是孩子怎麼高興就怎麼逗著他玩。
眼前這種行為現象廣泛存在於生活。它也是教育對人的現時行為的總結。依神經科學看,教育是為人們提供神經連結服務的,這種神經條件反射既揭示了教育實質,又是人的本性及性情的反應。神經連結通常以6個月為週期實現區域聯合,通俗地說是能熟練做出某一動作。
對於教育活動,多數時候等待比欣悅更難作到,這種微小的差距從孩子2個月後就有所顯現。多數人對熱鬧欣悅之事總有很高的熱情,事情總是從一件不斷跳往另一件。此時,耐心等待,需要有何等的力量才能做到啊!
如何理解等待與欣悅?《易經·需·兌》對此有所解釋!
需:乾下坎上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正爻認知
需說等待是自然之道。智者遵循這一原則,吃喝玩樂,盡情享受,如同置身世外桃園一般。
雨雲在該到來的時候到來,既帶來了陰暗,也帶來了豐收的前景。正象我們經常發現的那樣,有些事情看起來是凶兆,後來也許轉化成了有趣的挑戰和良機,事物的結局正處於形成期,往往我們能做的事很有限。如果魯莽干涉會讓我們陷入更大的麻煩。沒有必要擔憂未來可能出現的事件而破壞生活中現存的快樂。只要我們永遠以信心作為生活的中心,就可以應付任何預料之外的挑戰。只有那些缺乏信心的人,才會陷入對未來事件的痛苦,從而一步步使自己變得軟弱起來。
安靜時期不可浪費,要多充實生命活力,去恢復精力,去享受美味佳餚,去回味生命真諦。不久,我們就會重新投入戰鬥,同渙散我們意志和轉移我們奮鬥目標的事物作鬥爭。
與此同時,我們在欣賞自己目前的愉快,接受生活上出現的任何突如其來的援助。儘管我們的境況在許多方面還是很不理想,但我們積蓄的力量就是為了改善這些困難,我們仍然為己有的收穫感到喜悅。
當我們認知到某種不可避免的困難以出現,就必須適應這種新形勢,必要的話還要適度改變一下,前進道路。
變爻認知
一線:矢志不渝的等待好運就會到來,若魯莽行動也許會激怒對方。在時機沒成熟之前,最好在一旁觀望。
二線:如果在露天的地方等待,別人也許會因你處在不利的位置而橫加指責。如果你知道自己怎麼做,困難就會過去。
三線:行動粗心大意則會激怒對方並給自己招來災禍。採取更加忍耐的對策,作長遠打算,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四線:儘管以經陷入麻煩,也許還有時間採取更合乎實際的對策。
五線:抱著正確的信念來耐心等待成熟的時機,好運才會降臨,慶祝的時刻也必將到來。
六線:困難來臨,對所有的一切都不必介意,如同局外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