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魯肅和諸葛亮都強調了一遍又一遍,他們要聯合起來對抗曹操。
因為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夠保證自保的同時,不斷蠶食曹孟德,然後慢慢將頹勢給要回來。
最後等待合適的時機,一舉反攻從而奪取天下!
這是在曹孟德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諸葛亮想到的唯一的一個辦法了。
因為那個時候,天時地利人和,盡數不在自己這裡,想要逆天改命,唯有如此。
而兩人聯合的情況也是有目共睹的,曹孟德想要將雙方之中的任何一方拿下,都是有心無力的。
可是,問題也就出現在這裡了。
在劉備拿下漢中大戰的勝利之後,關羽緊跟著爆發了,來了一場襄樊大戰從而威震天下。
在劉備這裡可謂是節節勝利,實力真正達到了巔峰。
可是另一邊的孫權卻是一次接著一次的大敗,那戰績給人家刷的...他就真的沒有想過有時候大敗不是江東士卒的問題。
是他孫權的問題麼?
或許他想過吧,不過他想到更多的是此路不通,另尋他路....
而這個他路就是荊州!
同時這也是孫權讓人稱之為江東鼠輩的最大原因。
“奪下了荊州,他能夠怎麼樣呢!”
對,孫權解釋不了這個問題!
劉備拿下了益州,他就可以完成諸葛亮那隆中對的前半部分,哪怕只是一個閹割版,但是也可以試著兵分兩路,出兵奪取中原了。
曹操拿下了徐州呂布與河北袁紹就可以問鼎天下,成為天下第一諸侯,從而一統天下....
孫權拿下了荊州....他...他...他就是拿下了半個荊州,然後和曹孟德之間的戰場更加的廣袤了起來。
原本孫劉之間和曹孟德的戰場是一人一半,江東負責江淮這種水域縱橫之地,就算是北上也是進攻淮南或者是進攻徐州。
可以乘舟楫而行。
劉備這裡則是在江陵與漢中等地和曹孟德廝殺不斷,雙方誰也不好說誰吃虧,廝殺起來也都是不留情面的那種....
但是孫權奪去了荊州,不但得罪了劉備,弄死了關羽。
最重要的是,他沒辦法繼續北上了!
荊州北部可不是淮南和徐州等地,那裡不但有著大量的平原,而且還會隨時面臨曹氏大軍的猛攻...
換而言之,他這麼一來不但需要調動大量的兵馬進入荊州和曹孟德糾纏,就連東線戰場他都動不了了。
因為他的主力會有將近一半在荊州。
而且幾乎還是那種只會防守不會進攻的那種!
在淮南他都上不了岸,在荊州他更是不敢離開城池了,這也是後續孫權只能被動防守的最大原因。
這傢伙沒辦法進攻!
而如果他有了如此悲慘的後果,其實是為了能夠自保,那也說得過去。
畢竟荊州就在江東的上游...
可是他也不是!
如果想要自保,他最好的辦法其實是三方互相牽制,劉備有足夠的實力可以牽制曹孟德。
而曹孟德的壓力也讓劉備就算是想一口吃下江東,可是也不敢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