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從三百多年前李寺的祖先李大海說起。
李家世代清貧,家族中無有建功立業者,所以他們族人很迫切他們中有人能出人頭地,一振其家族聲勢。而這個機會在李大海滿月之日,他的父母帶著他到泰山祈福的時候便有了。
泰山之上有一座遠近聞名、香火綿綿的道院,名叫泰山君府,當時的府君,也就是掌門人,叫做靈佑道長。靈佑見到前來祈福的李大海夫婦,也看到了他們懷中的李大海,第一眼就看出大海擁有「見鬼眼」,這是上天賦予了學習「陰陽道」最基本的資格。靈佑還看出大海印堂有光,認為他是個天賦異稟的孩子,將來一定能在「陰陽道」上有所建樹。
靈佑告訴李氏夫婦,他願收下這個孩子為徒,並教授他道法,若他能學有所成,將來一定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成就一代仙風道骨。
李父自然不會錯過這種不會再有的機會,他答應了靈佑道長,願意將大海留在君府習道。自此,李大海成為了靈佑道長唯一的徒弟。而靈佑也沒有食言,他親力親為,愛徒如子,毫無保留地將其畢生所學傳給了李大海,大海也不負師望,不僅精通了道法各術,還能熟練自如地運用「見鬼眼」,在這般輕輕年紀裡已經很不容易了。
靈佑道長貴為泰山君府的府君,道術一流,為人極富正義感,認為這世間的人、物、事非黑即白,人可以有好有壞,但妖魔鬼怪就只能全是壞的,無論如何邪惡的本質是不會因為什麼而發生改變。在他對李大海的教導中,殺盡天下所有的妖魔鬼怪就是正義,就是天理,這就是道。泰山君府要世代沿襲“我為道,我即是正義”的理念,匡扶正義,守正辟邪,保一方安世太平。
在大海十八歲的時候,李家一封家書寄到君府,信中說到李母身患重病,命懸一線。靈佑讓大海回家照料母親,待她病好再回師門,也好趁著這次下山的機會,見見世間各事,漲漲見識。在此之前,靈佑要大海到泰山山頂,教他最後一課。
泰山之巔,有一顆神石聳立其上,神石狀如圓珠,大如老牛,每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都會曬在它的上邊,金光璀璨,震懾八方。
靈佑問到:“神石之上,你看見了何物?”
大海說只看到了閃閃發光的大石。
“那,石頭為什麼會發光?”
“因為有太陽讓神石有了光。”
“僅僅是因為太陽嗎?”
“太陽就像我們習的‘道’,神石象徵著人的正義,道可以讓正義發光,又或許正義本身就能發光,正義的本質就是光明的,這點毋庸置疑!”
靈佑很滿意大海的回答,他將泰山君府掌門的佩劍「泰山府君劍」教給了大海,心中已經默許大海將是能傳承他衣缽的人。
“去,把你的答案寫下來!”
李大海接過掌門之劍,劍身出鞘,白刃一揮,在泰山神石之上,刻下了他的答案——“正義”。
拜別師父,大海帶著寶劍就下山了,來到山腳的時候,他看見有位道士般模樣的人,在此處搭棚建了間茶舍,給每位過往的路人施捨熱茶和乾糧。
沒想到這剛踏出家門,便讓他遇到好人在做善事,他想著過去跟這個“道友”打個招呼,也好討杯茶水喝喝。踏入茶舍一步,大海便感應到了怪異。
這地兒有妖氣!
大海緊握寶劍,「見鬼眼」開字,利用鬼眼能看透妖魔真身的能力,偷偷地掃視了茶舍周圍上下,找到了妖氣散發的源頭。不過,他擔心突然動手會打草驚蛇,也會傷到這裡無辜的路人,於是他裝作普通的路人,上前去找那位道友討茶喝。
道友一見到他,神色立馬變得緊張,不敢直視對方。
“道長,可否給杯茶水與我?”
“哦……哦好,馬上…馬上就來。”
這位道友像是見到了什麼可怕的東西,手不停地在發抖,茶水倒滿遞過去的時候,已經抖灑了半杯。
“道長,你沒事吧?”
“哦……哦沒事,沒事。”
大海坐到茶舍一角歇息,聽到其他路人在一旁閒聊,從中得知這位道長已經在這茶舍行善多年,別說茶水乾糧,就是有人不夠了盤纏,他也會慷慨解囊,能幫就幫。
呵——
李大海輕呵一道,斜眼向那位道長看去,道長也發現李大海在看他,猛地一哆嗦,嚇出了一身冷汗。
“各…各位,實在是不好意思,我今日有些不適,想早些打烊回去歇息,望各位見諒。”
路人們很能體諒道長,還讓他多注意身體,說他真是個大好人,會好有好報,一生平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