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長幹寺?”眼前蕪草叢生,這一場大火之後幾乎什麼都沒留下,桐拂看著夏元吉的神情,自然曉得他不會妄言。
“天禧寺。”黃立恭在一旁道,“長幹寺於北宋天禧年間,已更名為天禧寺。”
這位黃大人,桐拂自然聽說過。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一案,太祖曾歸咎於天禧寺舍利塔太聳之故,欲將其移於鐘山之左。後因有拆塔之人墜於其下而絕作罷,而這位彼時為鞍轡局大使的黃立恭也諸多進言勸阻。後他又於三年間,自民間募集銀兩,修繕舍利塔、大殿。
黃立恭接著道,“晉與齊梁年間的長幹寺,與如今的天禧寺甚是不同。從前佛塔之後的院落並非如今之處,而是在護城河以北。姑娘可知為何?”
桐拂回想一番,順嘴道,“齊梁時的淮水本是在城外,晚唐時才圈於城中,並開挖瞭如今的護城河。彼時的長幹寺,北依護城河,南受制於雨花臺的丘地,塔後面根本沒地方建院落……”
看著黃立恭面上顯出的微微訝色,她改口改得也算利落,“這我是聽老船家說的,也不知對不對?”
“正是如此。”黃立恭頷首道,“元符二年,天禧寺改為十方寺,高僧慧嚴為主持,在寶塔後堆土擴了地基以改地形。至徽宗政和二年,在此地基上興修法堂,添置寺添。
彼時堂成,高明靜深,永珍俱發,宏麗雄特,為一方叢林之冠……”
“此靈蹟不可終廢。”一人自他們身後而來,夏元吉與黃立恭正欲跪拜,已被朱棣虛扶起身。
“朕不但要重建,充廣殿宇,重作浮屠。且,梵宇悉準宮闕。”
見桐拂一臉茫然,黃立恭解釋道,“準宮闕,乃是依照大明紫禁城宮闕規制建造。”
她暗自咋舌,這得多少銀子……難怪要帶著戶部侍郎夏元吉……
“這浮屠,如何能不煨燼於火?”朱棣遠眺浮屠舊處。
“磚木易造但也易被火。”黃立恭道。
“你,又覺著該用什麼?”朱棣問道。
桐拂聞言看向夏元吉,卻發覺夏元吉正望著自己,這才意識到方才那一句問的不是他卻是自己……湖邊長大的,為何會曉得造塔該用什麼?她只得應付道,“磚石?”
“磚塔縫隙之間,易生草木,根系一旦深入塔身,易致坍塌。”朱棣道。
“難道用銅鐵?哪裡有這樣的塔……”
“玉泉寺佛牙舍利塔,宋嘉祐六年以生鐵鑄造。八面十三級,分段冶鑄逐層疊裝。”黃立恭已娓娓道來,“甘露寺鐵塔,亦稱魏公塔,唐時為石塔,宋元豐年間改鑄為鐵塔,高九級。
峨眉山報國寺內,華嚴銅經塔,紫銅鑄造而成,上刻華嚴經。八角三段十四級,中有塔簷,上下各七級雙重樓閣。”
桐拂聽了個目瞪口呆,本想再問問有沒有金塔,又將話頭嚥了回去。
“佛家七寶,可知是哪幾樣?”此番他是直接瞪著自己,桐拂想要裝作沒聽見,沒什麼可能。
“佛家七寶,”她掰著手指,“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說完了她跟著一愣,“金塔?這也太費銀子了……”
夏元吉輕嗽一聲。
黃立恭垂目不語。
他望著眼前瓦礫堆、蓑草橫斜,“朕要建一座,九級琉璃塔,不施寸木。”
三人一時皆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