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時候,邵逸夫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在飯桌前吃飯。
邵逸夫雖然是資產過百億的大亨,但是偉人崇尚節儉,平時早餐也就是吃粥和臘肉之類的,午飯也不是特別奢華,就六菜一湯,而且是很普通的家常菜,用邵逸夫的話說,這份節儉是跟自己二哥邵邨人學的,想當年自己還是少年的時候,家裡也是非常有錢,可二哥依然十分節儉,早餐也只吃當時貧民百姓吃的泡飯,可謂是節儉無比。
當時邵逸夫一家是住在上海。當時上海及江浙一帶,尋常百姓,早餐極為簡單。多少年的流傳習慣是,用溫開水泡米飯,放點油鹽即可食之,非常儉樸。一年365日,天天如是。
若能吃上小籠包子與油炸的麵點之類食品,已算奢侈了。而像邵家這樣的富足家庭,讓孩子們天天吃上新鮮、營養豐富的早餐,自然不用擔心經濟的承受能力。邵家每日早餐,傭人們做得花樣品種繁多,儘量讓孩子們吃好。當時已上中學的邵逸夫的二哥邵邨人,卻天天早上吃泡飯。這並不是他不習慣精製的早餐,只是他從小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習慣,覺得那樣太花錢了,沒有泡飯省事便宜,家人拗不過他,也只好任邵邨人長期吃泡飯了。當時上海的貴族公子哥兒流行著早餐下館子的風氣。學生們互相攀比,輪流做莊請吃,邵邨人從不參與其間。這天,幾個同學逮住邵邨人不放,偏要他一起到“上海飯店”吃早餐。老實的邨人只得如實相告:“我已吃過了早餐,每天在家吃泡飯。”
同學們聽完邵邨人的話,鬨堂大笑。他們哪裡會相信,堂堂的邵家二公子,天天在家吃泡飯?他們以為邵邨人是不想請客,騙大家,個個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為探得虛實他們湊在一起悄悄商議,來個突然走訪,看看邵邨人的話是否屬實。
第二天一大早,正在家中端著碗泡飯吃得有滋有味的邵邨人,冷不防被幾位同學的“突然襲擊”弄得滿臉羞紅。而那幾位富家子弟,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原以為邵邨人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果真如此。他們本想抓住邵邨人的話抦,好趁機“大宰”他一把,現在卻都不好意思再提請客的事了。大家對邵邨人肅然起敬,無聲地伴著邵邨人走在上學的路上。
邵邨人這個“泡飯”的故事,很快在校園裡流傳開來,成為一時佳話。
而邵逸夫的節儉,自然也是跟著自己的二哥學的了。
不過即便飯菜簡單,一家人還是吃得很開心,除了邵華陽,其餘邵逸夫六人心中都不禁感慨,一年了,一家人都沒好好聚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尤其是邵逸夫,更是開心得不得了。
一家人邊吃邊聊,十分開心,由於邵華陽已經成年,邵逸夫更是拿出了自己珍藏了二十年的豐谷酒和他對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邵逸夫看著老婆和子女孫子,微微一笑,對邵維銘說道:“阿銘,如今既然我們父子已經和解了,爸爸就開啟天窗說亮話,爸爸希望你能回無線來執掌無線江山,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甜,爸爸也老了,希望能由你來接班!”
邵維銘一聽,神色一變,繼而苦笑道:“爸爸,說實話,我以前就對執掌無線、拍電影電視劇沒啥興趣!我還是做房地產生意得好,拍電影電視劇不確定因素太多,我還是修房子賺錢更好,起碼房子就擺在那裡,我看著也踏實!”
邵逸夫長嘆一聲,他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脾氣,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就絕對不會改變,邵維銘沒希望了,邵維鍾更沒希望,邵逸夫很瞭解他的小兒子,這小子無魄力,優柔寡斷,凡事都聽他哥的,邵維銘要做房地產,邵維鍾絕對不會跑來做娛樂。
至於自己這兩個女兒,邵逸夫連問都不用問了,這兩個丫頭整天就知道逛商場、做美容,工作什麼的都沒有,執掌無線更是想都不用想。
最後,邵逸夫終於看向了邵華陽。說真的,邵逸夫是真心希望邵華陽能夠繼承無線和邵氏公司,畢竟這是自己的嫡長孫,邵逸夫生於封建富貴人家,多少也有些封建思想,對嫡長子或者嫡長孫是十分看重的,只不過邵華陽如今也才十八歲,並且還剛剛失去了記憶,他能否挑起這個擔子?
在一剎那間,邵逸夫便覺得邵華陽肯定不能挑起這個擔子,起碼現在不能,必須得讓他磨練一下,多熟悉熟悉無線和邵氏,那才能夠委以重任。
當下,邵逸夫看著邵華陽,決定還是先給他講講自己的經歷和無線邵氏的歷史再說。
於是,邵逸夫看著邵華陽,微微笑道:“阿陽,今天大家一家團聚,你想不想聽聽爺爺的發家史?”
眾人一愣,心道老爺子從前從沒跟阿陽說過以前的事情,阿陽也從來不管這些,可現在這個時候居然要給阿陽講什麼發家史,這是咋回事兒?
邵素雯和邵素雲自從和自己的丈夫分別離婚之後,平時就知道瘋玩兒,沒啥心機,自然想不通這點,不過邵維銘、黃美珍和董夢瑤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邵逸夫要給邵華陽講述無線、邵氏和自己的歷史,分明就是要邵華陽多瞭解一下邵氏和無線,將來可以更有利的繼承它。
而邵華陽也不是笨蛋,霎時間也明白了這點,心中大喜,說道:“那好啊!爺爺,你就給我講講吧!”
邵逸夫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吧!不過爺爺的故事可是很長的啊!你要慢慢的聽啊!”
接著,邵逸夫的情緒放佛回到了數十年前的時光,臉上露出了神往之色。
“二世紀初葉,正是中國商人最鼎盛最活躍的時期。而瀕臨東海之濱的浙江寧波,素來又是商賈雲集之地,得海上門戶的地利之先,富庶一方,名聞天下,自古就有‘無寧不成商’之說……”
邵逸夫微笑著緩緩說道,“爺爺出生在寧波鎮海一個富有的家庭,我的父親,也就是阿陽你的曾祖父,名叫邵行銀,號玉軒,是個在上海從事顏料業務的漂染商人,開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錦泰昌顏料號’。因為經營有方,自然財源茂盛,生意興隆。我是邵家的第六個子女了,男兒中排行第四位。當時爺爺還不叫逸夫,你曾祖父依照給前三個兒子的取名習慣,給我這個六兒子取名為仁楞,我便是叫邵仁楞。你曾祖父一生共有八名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六、老八是男,老四、老五、老七是女。”
邵維銘等人對這些事情都是知道的,但是邵華陽卻是知道的不多,當下似乎忘記了一切,聽得非常的認真。
“三個姐妹早就外嫁,按照中國傳統思想衡量,一直不在論列中。我們五個兄弟分別是:大哥仁杰,二哥仁棣,三哥仁枚,我老六仁楞和老八仁葆。
在爺爺我10歲那年,曾有一位麻衣相學高人給我看過相後連連稱奇,說我形相清奇,骨格異常,背部豐厚類似駝峰,天庭高廣,額角崢嶸,南方人有此相者罕見,必將富貴,屬鶴形人格。
那位耶位相士說,我雖然年少,但他已詳細觀察過他的一舉一動,發現我的每一個特徵都符合鶴形。我走起路來,步大而輕快,走路姿勢特別,與眾不同,非常有型有格。在相學上講,凡是像某一類禽獸的屬性,都稱“變格”大凡能入格之人一定會飛黃騰達。而我之相,屬於“石中有美玉之藏”的貴相,將來定是出將入相的超群者。所以雲:人物嶙巖,海底有明珠之象也!
這位相師真的很靈,如今他說的事情都實現了。爺爺長大後曾經派人去找尋過他,可惜,一直都沒找到!”
邵逸夫不無遺憾地說道。
邵華陽則是心想算命的給富貴人家算肯定要說好話,只不過邵逸夫是很巧合的大富大貴,應徵了他所說的話,不過此話邵華陽可不敢說出口。
邵逸夫繼續說道:“而很快的,爺爺我也長成了大人,我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美國人開辦的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讀書。新式教育的洗禮和薰陶,同那迂腐陳舊、呆板僵化的私塾課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爺爺我的心田得到了滋潤。我猶如破土的新笄,拚命吮吸知識的甘霖,眼界豁然開朗,思維也變得超前許多。很快,我便得一口流利的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