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沒有等布蘭登繼續開口,楊晨就將話題轉到其它上面去了。
“VR這方面,前期主要還是做一個大的DEMO,另外關於VR新專案的話,將會涉及到一個大城市,模型的話以紐約為例就好了,當然在目前的VR專案裡面,這些大城市更偏向於貼圖的存在,但我們需要將他做成一個實質存在的,因為後續會有很多的劇情發生在這座城市裡面。”楊晨朝著布蘭登將話題轉回到VR專案上。
對於這個VR專案,楊晨並沒有想能夠很快的推出,而是需要一個蠻長的時間積累,不只是團隊開發需要時間,還有關於裝置的普及。
這一點上楊晨相信那些VR廠商,應該是最急的。
投入了數十億,上百億佈局VR這一領域,這麼長的時間,始終沒有完全鋪開,要知道就算是外賣行業燒錢燒幾十億,幾百億,好歹是已經將市場開啟了,就等把對手熬死然後割韭菜了。
“明白,楊總,不過我們的VR專案,會是一個什麼題材的遊戲?”這一點布蘭登還是有點好奇的。
雖然楊晨沒有將GDD交給他,但從楊晨透露出的隻言片語,根據自身的職業能力他也能夠分析出一些了。
現代題材的遊戲,而且應該偏向於互動式電影那種強沉浸劇情式遊戲,其次就是這還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專案。
因為在其中楊晨提到了塑造一個大的城市,而且說了偏向貼圖式,但卻沒有讓他們直接以貼圖來進行。
這說明需要他們進行整個城市的建模搭建,進行後續遊戲的素材應用,否則的話單純使用貼圖效果,不僅僅能夠更節省成本,還能提高遊戲的效果。
從真實感上來說,玩家或許會認為真實的建模,可能會更加的逼真。
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在玩家無法前往那些地方近距離觀察的情況下,那種貼圖式帶來的效果反而是更好一些。
“題材?”聽見布蘭登的話,楊晨笑了笑。
“天才,慈善家、花花公子、百萬富翁……更準一點說,應該是一個超級英雄誕生的故事。”
超級英雄,鋼鐵俠。
在決定VR專案的時候,其實楊晨也考慮過不少夢境記憶裡的遊戲,不過結合此前《遊戲王》還有《生化危機5》推出VR版本後帶來的反饋,還有實際上這兩款遊戲在VR呈現的效果。
最後讓楊晨將目標鎖定在了一個題材上面:超級英雄。
同時在超級英雄的陣營裡面,楊晨將最後的目光投到了鋼鐵俠這個角色的故事上面。
在夢境記憶的世界漫畫裡面,實際上這也就是個二三線的角色,但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個角色的設定非常的優秀。
天才、慈善家、花花公子、以及擁有鈔能力,論財力的話大概也只有另外一個被稱為老爺的蝙蝠俠能與之抗衡,但相比於鋼鐵俠的故事,蝙蝠俠的故事顯然要壓抑跟沉重了許多。
在極具沉浸感的VR體驗裡,對於玩家而言,扮演一個風頭出盡的鋼鐵俠,顯然要比隱藏在哥譚市黑暗中的蝙蝠俠更帶感一些。
其次就是遊戲的聯動了,比如早在此前星雲遊戲的《紅色警戒:世界大戰》系列,《合金裝備:幻痛》還有《刺客信條》以及後續的《使命召喚:現代戰爭》,在遊戲裡面楊晨都是加入了許許多多的小彩蛋。
而這些小彩蛋都是已經被神通廣大的玩家們給挖出來了,一個個都在網上討論著這幾款遊戲裡除了背景,還有沒有更深層次的體驗。
相比於目前星雲遊戲內部的VR遊戲開發技術,很能呈現出一個栩栩如生的開放式世界遊戲給玩家,但偏向於互動劇情的體驗,這在楊晨看來並不困難。
唯一困難的就是如何在遊戲裡面,給玩家們講好這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