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封信,一份聖旨!
盧象升首先便拿起了那封聖旨,看其中的內容。
這一看之下,他頓時又是吃了一驚。
這是奴酋偽皇給耿仲明的密旨,說耿仲明奉旨秘密辦差,任何人不得阻擾,甚至還要聽從他的調遣。
從這份聖旨上,盧象升便明白,皇上那邊的訊息沒錯,耿仲明確實是奉了那奴酋皇太極的旨意要詐降。可是,既然是這樣的話,那為什麼耿仲明卻最終被殺了呢?
說真的,盧象升看了這份聖旨之後,他反而被搞得更糊塗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麼想著,他便再去看那兩封信,發現一份是給自己的,上面寫著大明保定總督盧親啟。另外一封,則是給陳紹宗的,不過看封口,陳紹宗應該是沒看。
想到這裡的時候,盧象升便想起來,這個陳紹宗是不識字的。
這個時候,他也不管陳紹宗這個了,先驗過封口,然後就拆開了耿仲明給他的信,立刻快速看了起來。
這一看之下,盧象升終於明白了怎麼回事,心中不由得非常感慨。
耿仲明在這封信中,把事情經過給說了一遍。說一開始是奉了皇太極的密旨做這個事情的,只是到後來,他親眼見識了新東江軍的火力,總督大人的愛兵如子,皇上的一鳴驚人,大明百姓和武人從此會有好日子過,建虜必將被大明消滅,便決定假戲真做,迴歸大明。
信中還說了,其實他原本和孔有德就有對當年的悔意,不過他在建虜那邊是異姓王,因此貪戀爵位而無動靜,另外,他兒子對建虜已經完全奴化,讓他也很擔心。這一次,他決定說服兒子棄暗投明。如果兒子不答應的話,就把兒子綁了來。如果總督大人能見到這封書信的話,那就說明有不測之事發生,他耿仲明很抱歉,沒法為大明立功,辜負了總督和皇上的期待了!
這可以說,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沒想到中間過程,竟然是這麼複雜!
在感慨耿仲明的時候,他也有另外的感慨。
在這份書信中,耿仲明也沒有隱瞞,就是因為大明的強大,才讓這些叛明投虜的這些人,有了迴歸大明的心思。這也就是說,不管外面如何,只有大明本身強大了,那就有足夠的威懾力,能夠威壓四方!
而如今,這一切,都是皇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結果。耿仲明在信中贊他盧象升,他是不同意的。如果沒有英明神武的皇上,又哪來他盧象升如今的這些成就!
能讓這些舊將回歸大明,終歸還是皇上的功勞!
感慨著這些事情,盧象升放下手中的這份信,又拿起另外那封信,而後對已經站起來的陳紹宗說道:“這封書信,是給你的,本官給你念念?”
“多謝大人!”陳紹宗聽了,連忙回答道,“末將不識字,自己沒法看信!”
於是,盧象升便拆開了這份書信,給陳紹宗唸了起來。
在這封書信中,耿仲明先是表示了歉意,說他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是瞞著皇太極的旨意,利用了陳紹宗來做這件事情。
隨後,他大概講解了下最終決定假戲真做,是真要投奔大明的。看到這份書信的話,肯定是出事了。要是有可能,幫他照顧下耿繼茂,哪怕囚禁了他也好,就是不要讓他陪著建虜對抗大明。
說到最後,又提了下當年還是東江軍時候的一些往事,有關他們兩人的,說非常地懷念云云。
聽著這份書信中的內容,陳紹宗雖是遼東老爺們,可淚水卻止不住地湧了出來。他又跪了下去,非常憤恨地說道:“大人,耿副將肯定是死在他那個不孝子身上的。當時那個耿繼茂來找末將……”
他接著就把當日的情況說了一遍,說到他聽到耿仲明高喊“殺虜雪恨”,臨時還拉了個建虜墊背的事情時,更是悲憤萬分,說到那耿繼茂對建虜言聽計從,還對耿副將出言不遜,沒有一點身為兒子的本份時,就更是咬牙切齒。
說到後面,他抬頭看著盧象升,流淚要求道:“建虜藏身在耿府之中,肯定是耿繼茂引狼入室;還有,耿副將一向為人謹慎,當年毛大帥因此都能把賬冊交給耿副將掌管。如果不是他那個不孝子,耿副將肯定不會有問題。這個耿繼茂,聽到耿副將身亡訊息時,竟然還罵他老頑固,死不足惜。總督大人,這種畜生,就該天打雷劈,末將懇請總督大人為耿副將主持公道,殺了這個畜生!”
對於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都講究孝道。在封建王朝時候,更是講究以孝治天下。能壓皇帝一頭的,根本就不多,而孝道就是其中之一。
按陳紹宗所描述的,那這耿繼茂是犯了中國人的大忌,可以說,絕對不會有人不為此憤怒的。而盧象升又是儒家子弟,對於這些,就更是看重。因此,此時聽到,當然也是憤怒萬分,當即說道:“要是耿副將在寫這信之前知道這些事情的話,本官相信,他絕對不會再讓你照顧這個畜生!”
說到這裡,他忽然心中一動,便對陳紹宗說道:“本官答應你,這就發兵,前往攻打鳳凰城堡,為耿副將報仇!”
說完這話之後,盧象升就盯著陳紹宗的眼睛,想要看看他是什麼反應?
如果陳紹宗立刻響應的話,盧象升心中就會懷疑,這一切,搞不好都是建虜設下的局,目的還是要把東江軍給引入他們的陷阱。
不過很顯然,他多慮了。只見陳紹宗一聽之下,當即連忙搖頭道:“不不不,總督大人,千萬別去,建虜已經知道,他們肯定埋伏了重兵的。他們把末將放回來,就是想讓末將把東江軍給引上岸的。總督大人,千萬不能去啊!”
看到他說話的時候,甚至都有點著急的樣子,就好像怕自己還是堅持要去,盧象升心中不由得鬆了口氣,不是那種大奸大惡之人就好!
不過他心中還是有點疑惑,就馬上問陳紹宗道:“你一心向大明,本官很歡喜。可建虜不是傻子,他們為何會相信你,把你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