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百八十二章 謎底

按照最早設定三官的初衷,是刑官主殺伐,隱官主謀略,祭官職掌祭祀。

而上任祭官,按照避暑行宮絕密檔案的記錄,歷代祭官的檔案都極為詳細,唯有隻言片語的記載,劍修,玉璞境,戰功寥寥,可以說毫不出彩。

記得寧姚說過,她第一次來小鎮,曾經在楊家鋪子,聽那個楊老頭主動提及一事,曾經有位過路劍仙,留下了一部山水遊記。

按照老人的說法,是經常翻閱這本遊記,所以知道了一些外邊的事情。

與來自劍氣長城的寧姚,提及一位劍修,老人卻是用了個“劍仙”的稱呼。

以前陳平安沒怎麼在意這個細節,現在就由不得陳平安不去深思了。

所以陳平安懷疑避暑行宮關於上任祭官的檔案,都是刻意作假。

陳平安自然而然就聯想到了於祿。

站起身,陳平安沒有去神仙墳那邊,而是原路折返,穿街過巷,再離開小鎮,走向那座石拱橋。

白髮童子還是跟在身後,大搖大擺,走上石橋後,指了指河畔的一片翠綠顏色,水草如筆管,一節一節的,她好奇問道是啥。

陳平安瞥了眼,說是蔞蒿,炒肉極清香,很好吃,但是屬於時令野菜,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

春風裡,萬物茂盛生長,好像什麼都有,等到了冬天,好像什麼都沒有,挖冬筍其實並不容易,尤其是大雪滿山的時候。

陳平安笑著說蔞蒿見之於詩,可能是最早是蘇子的手筆,只需要三言兩語,蘇子就可以寫出極動人的節令風物之美。

白髮童子就問老廚子會不會炒這道菜,陳平安說我就會,白髮童子只是哦了一聲,卻也沒有想要去摘野菜的想法。

陳平安站在橋上,舉目遠眺,突然發現河裡的鴨子好像又多了起來,對了,劉羨陽和圓臉姑娘都不在鐵匠鋪子那邊。

難怪難怪。

白髮童子走過橋面,一屁股坐在臺階那邊,說道:“隱官老祖,我在這邊等著啊。”

因為她知道陳平安要去做什麼,很多事情都可以百無禁忌,但是在有些事情上,不該開玩笑。

陳平安轉頭笑道:“跟著就是了,又沒什麼講究和忌諱。”

去墳頭敬香和添土。

這趟桐葉洲之行,又去過好些山頭,返回落魄山途中,在老龍城下船,跟宋前輩走了一段山水路程,道別後,陳平安其實又悄悄跟在老人身後,直到老人走向一處城門,突然抬臂揮揮手,默默跟隨的陳平安這才笑著離開。之後又路過和駐足好些青山,有些猶有積雪。

陳平安敬過香添過土,再拿出一壺酒,蹲下身倒在墳頭。

白髮童子就蹲在遠處遠遠看著。

陳平安轉頭望去,身後的墳頭,遙遙對著一座遠山,其中有雙峰若筆架。

愣了愣,陳平安還是第一次察覺到此事,曾經年少無知,哪裡知道這些門道。

後來離鄉多次,懂了些望氣、堪輿的皮毛,只是每次上墳,陳平安也從未看一眼遠處青山。

陳平安就乾脆坐在墳頭一旁,默默望山。

由此可見,當年爹孃走後,墳頭選在這裡,是有講究的。

可能是早年小鎮懂這些的老人幫忙選的。

家鄉小鎮這邊,年復一年,老人少了,年味就淡。

聽裴錢和小米粒都說過,如今問夜飯都不熱鬧了。

有年陳平安不在家,還是小黑炭的裴錢幾個在泥瓶巷祖宅守夜,一大清早就開門放爆竹。

要不是因為陳平安早就有過叮囑,估計那會兒兜裡已經有幾個錢的裴錢,都能買下一整座鋪子的爆竹。

小米粒曾經有個謎語,真是黑衣小姑娘自己想出來的,不是陳平安教給她的。

有次小米粒問,什麼東西跑得最快,什麼東西跑得最慢,卻又都是追不上的。陳平安給了很多答案,小米粒都說不對不對,還真把腦子還算靈光的陳平安給難住了,把小姑娘開心壞了,樂得不行,高高興興給好人山主說出謎底,是昨天和明天!

好像就是這樣的,所有的昨天都不可追回,所有的明天又都在明天。

白髮童子一直沒有打攪他。

山溫水軟,楊柳依依,草長鶯飛,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