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一座劍房,掌管飛劍傳信,負責所有渡船的排程,例如那艘跨洲渡船風鳶,以及當下腳下這條桐蔭,以及宗門名下各個仙家渡口,一切宗門“飛地”的藩屬山頭。
一雙鬼修道侶,兩金丹,吳鉤和蕭幔影,精通陣法,他們的道場位於綢繆山雲梯道旁。負責這座運轉司衙署的日常事務。
這就是作為開山元老、立派祖師的特殊待遇了,畢竟按照新規矩,以後只是金丹修士,是肯定無法在祖師堂佔據一席之地的了。
按照青萍劍宗第一場祖師堂議事訂立的規矩,以後只有金丹劍修、元嬰練氣士和遠遊境武夫,各自境界夠了,還要看功勞簿上的成績,透過了山府和祖師堂的兩場稽核,才能擔任祖師堂成員。
不過運轉司名義上的主官,還是首席供奉米裕。
米裕與本命飛劍為“飛來峰”的嫡傳弟子何辜,道場建造在仙都山的雲上峰。
但是隻看此司衙署設定在綢繆山那處雲梯附近,就知道米大劍仙的這個主官,當得有多麼“名義”了。
度支司。
職掌各種租賦和庫藏、儲存收納,記錄所有水陸商貿收支,每年制定預算,以及給一宗修士定期定例發放薪水俸祿。宗主崔東山暫時擔任度支司主官,但是按照規矩,歲計所出而支調事宜,需要與泉府種秋稟報核准,再交由祖師堂審議透過,才可以透過。
雲遊司。
負責安排弟子外出歷練、安排師門長輩護道事務。若有一些比較麻煩的山外糾紛,可以直接飛劍傳信水府。此司以末席供奉,劍修曹峻擔任主官,歸水府管轄,但是太平山黃庭,蒲山葉芸芸,鎮妖樓青同,大泉京城府尹姚仙之,都在雲遊司這邊“掛名”。
點檢司。
只說在那艘跨洲渡船風鳶之上,就有崔東山煉製的一眾金甲力士和符籙傀儡,其中將近一百的“山水點檢”,被崔東山分別命名為雨工、金師、挑山工、摸魚兒等。此外還有兩百多機關傀儡,前者散落桐葉洲各地,除了細緻描繪各地山水,還可以順帶著順手牽羊,尋寶撿漏,見好就收。至於後者都已投入到大瀆開鑿中去。
經制局。
簡單來說,最重要的職責,經制局就是負責設定一宗諸峰的名額編制,比如可以建議一座祖師堂擺放幾張座椅,每座開峰的山頭適宜擁有多少名嫡傳弟子,內門外門弟子的數量,都歸經制局管轄,同時權衡諸峰、各座道場之間的山水界線。關於那些未來適宜開峰的山頭,給出先後次序和人選評點。只是相對而言,官身沒有禮制司那麼清美。
香火局。
安排傳道和護道人,與山上盟友的人情往來,兼顧記錄每一位弟子檔案秘錄,背景履歷、歷練過程和評點優劣,需要的時候,禮制司和功過司官員都可以來此調閱。大體上在內歸禮制司,在外歸香火局。
鉤沉局。
尋找適宜修行的劍修胚子、天生的道種,有學武資質的。總歸就是負責下山秘密尋找合適的弟子,帶上山門修行問道。
秘書局。
保管珍藏所有書籍,靈書秘笈,劍譜拳譜。由曹晴朗負責。
雲遊司與水府,泉府與度支司,禮制司與經制局,以及禮制司與香火局,好像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職責重疊。
此外按照這種衙署設定的框架之下,只說神仙錢與真金白銀。密庫寶物,包括法袍,法寶靈器等。道書秘籍。三者就此分開。
釀造局。
給諸峰分配飲食藥膳,釀酒煮藥,煉製靈丹妙藥,日常飲炭薪柴之事,文房清供、燈燭等供給。
舊龍宮教習嬤嬤出身的老虯裘瀆,元嬰境,老嫗的道場,位於綢繆山水源處的婆娑峰。修行之時,偶有道氣流溢,就可以增添一山水運。由裘瀆掌握釀造局。
營造局。
類似山下朝廷的工部衙門,掌管宗門所有營造事務,鑄劍煉物,開闢山上道場府邸,建造渡口渡船,山澤苑囿園林、草木花果等事。營造局暫時由崔東山主持具體事務,佐官是劍修陶然,這位才登山沒多久就已經名聲鵲起的金丹境劍仙,道場在那仙都山硃砂峰。此外還有那三位來自舊玉芝崗淑儀樓的蘭貽,俞杏樓,傅祝。曾經擔任過渡口督造官的三位修士,境界不高,兩觀海一洞府,但是做事認真,且有一技之長。
刻書局。蒐集購買一切孤本善本書籍。由擔任書院山長的種秋負責,青同次席擔任副手。
花月局。
就很簡單了,掌管青萍劍宗的所有鏡花水月。
這也是米大劍仙頭回想要主動挑起一份重擔的職務。
在這張地圖上,出現了多個別說是青同、就連種秋和曹晴朗都感到陌生的名字,多是擔任各司局衙署的佐官。
比如其中就有一個叫“稗官”的,就同時擔任經制局和刻書局的佐官。
青萍劍宗,暫時還是一主兩輔的三山格局,除了祖山仙都山,還有云蒸山和綢繆山,各自主峰為吾曹峰和景星峰。
山腳的渡口,名為青衫渡。
密雪峰的山腳那邊,小陌將一處淺灘命名為落寶灘,在那邊搭建茅屋。
吾曹峰是宗主崔東山的道場,還是雲蒸山的首任山主,景星峰歸屬師弟剛剛結丹的曹晴朗,暫時還不是綢繆山的主人。年輕一輩劍修當中,誰率先躋身玉璞境,就會自動成為吾曹峰的下一任峰主,順勢擔任第二任雲蒸山的山主。而青萍劍宗以後的宗主,從下任宗主曹晴朗開始,都會從景星峰中走出,類似玉圭宗的九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