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三十五章 故鄉黃花黃

以他一洲道主的浩瀚道法,竭盡目力,仍是隻能透過重重雲海,最終在一處天幕穹頂,看到些許波瀾漣漪。

陸沉一閃而逝。

瞬間那處天幕穹頂開啟的“小門”,就隨之關上。

道祖座下三弟子中的陸沉,就這麼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浩然天下,重返青冥天下。

陸沉離開浩然天下,幾乎沒有半點動靜,但是這位頭戴蓮花冠的掌教老爺在青冥天下那邊,鬧出的動靜,那是真大。

同樣是天幕穹頂,只不過換成了道教坐鎮天下的青冥天下,破開一個大如山嶽的金色雲海洞窟,一道粗如山峰的金色虹光轟然砸下,筆直落在了一座高達萬丈的高樓之巔。

一位手持竹杖、揹負書箱的年邁文士,行走於青冥天下的綿延山脈之中,身邊跟著一位剛收的少年書童,這位清瘦老人伸手遮在額頭,仰頭望去,笑了笑,“看來給齊靜春氣得不輕啊。”

少年好奇問道:“先生,齊靜春是誰呀?”

清瘦老人笑道:“是我家鄉那邊的一位讀書人,年紀不大,學問很高。”

少年接下來的問題有些童心童趣,“那有多高?”

清瘦老人想了想,之後回答得貌似有些敷衍,“你家鄉不是有句諺語嘛,大水漫不過鴨子背。”

少年嘀咕道:“看來不太高。”

老人爽朗笑道:“讀書人的真正功夫,可不能一味學問求高求遠,一身所學所得,還得能夠帶著老百姓一起跋山涉水才行,讀書人除了要讓自己有安心之地,也要讓老百姓有安身之地,否則一個人的學問再高,文章寫得再漂亮,於己有益,卻於事無補啊。”

少年無奈道:“先生,我看你的道理說得倒是挺高。”

清瘦老人伸手敲了少年腦袋一個板栗,然後自顧自嘆息起來。

少年百無聊賴,反正無所事事,就乾脆也跟著老先生嘆息起來。

老人是想著自己故鄉如今的時節,應該是大地處處黃花了。

————

謝實在掌教陸沉離開這座天下後,不得不承認,雖然十分失落,但是整個人的心境,明顯輕鬆了許多。

之前有陸沉身在小鎮,謝實其實很忐忑,唯恐哪裡做得不對,一不小心就會被那位掌教老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謝實輕輕撥出一口氣,氣勢渾然一變,站在院子裡,遙望西邊大山裡的梧桐山渡口,很快那邊就會出現一艘冠絕北俱蘆洲的巨大渡船,上邊會有數位名動一洲的大人物,此次打醮山鯤船在寶瓶洲中部被人擊毀,除了打醮山的數位祖師傾巢出動,還有幾大勢力一起南下,名義上是聯手調查此地沉船事件,至於真相如何,除了勢力最小的打醮山,從頭到尾被矇在鼓裡,謝實知道,大驪國師崔瀺知道,新渡船上的兩位大佬也心知肚明。

劍甕先生是最關鍵的那枚棋子,是死士。

哪怕是北俱蘆洲,也只有極少數,清楚這名散修的那頂貂帽,其實正是法寶“劍甕”,在幫人溫養飛劍的同時,也孕育出無數縷劍氣,數百年積攢下來,劍甕裡邊的劍氣,早已攢聚得密密麻麻,所以劍甕先生的傾力一擊,以徹底毀掉法器“劍甕”作為代價,幾乎等於是一位玉璞境劍修的全力一擊。

足夠擊沉那艘打醮山鯤船了。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謝實順理成章地走出第二步,讓這位北俱蘆洲的道家天君,親自去往觀湖書院以北地帶,坐鎮其中,徹底掐斷寶瓶洲南北雙方的聯絡,不讓大驪吞併整個寶瓶洲北方的“大勢”,出現任何意外。

謝實拍了拍少年肩頭,“陪我去一個地方。”

長眉少年跟隨自家老祖宗走到了楊家鋪子,走出來的時候身上就多了一件所謂的“咫尺物”,以及那個楊老頭的一個承諾。

付出的,同樣是天君謝實一個承諾。

回到家中小院,謝實便跟少年說了關於鯤船失事的大致脈絡。

少年看到老祖神色凝重的面容,好奇問道:“老祖宗,既然咱們寶瓶洲是浩然天下最小的一個洲,而老祖又是北俱蘆洲這麼一個大洲的道主,還需要擔心什麼嗎?”

謝實搖頭笑道:“你把天下事想得太簡單了,以後註定會有無數人叫囂著‘這是俱蘆洲欺負我寶瓶洲無人嗎?!’這些人物當中,大半隻會搖旗吶喊,隔岸觀火,小半會蠢蠢欲動,小半人數之中,又會有一撥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和初衷,從四面八方趕過去,這撥人中會隱藏著真正的高手,比如……一些個類似風雪廟魏晉的人物,而且這類人,到最後會越來越多。不過你暫時只需要拭目以待,總之這件事,無論以後發展到何種態勢,你在成為上五境練氣士之前,都不要插手,安心跟隨阮邛修行劍道。”

長眉少年心事重重,謝實啞然失笑,“就算發生最壞的結果,也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出現的,你操心什麼?”

少年悶悶不樂,轉身走向院門,“老祖宗,我去練習劍術了。”

謝實獨自坐在石桌旁,閉目養神,默默計算推演寶瓶洲的大勢走向。

在謝實和少年前腳走出楊家鋪子沒多久,曹曦後腳就找到了藥鋪子,店裡邊的夥計都沒當回事,如今小鎮繁華,有錢人見多了,不差這個胖子。

曹曦笑著詢問楊老前輩可是住在後院,一位年輕夥計正在藥櫃那邊稱量藥材,瞥了眼身材臃腫的富家翁,朝懸掛竹簾子的大堂後門,揚了揚下巴,懶得多說什麼。曹曦道了聲謝,往那邊緩緩行去,掀起簾子,四四方方的大天井,屋簷下四條廊道,比起曹氏祖宅,是要稍稍氣派一些。

後院正房對面的廊道里頭,放著條長凳,彷彿專門為曹曦這種訪客準備。

對面正房外,楊老頭正坐在板凳上抽旱菸,青竹煙桿早已摩挲得泛黃古舊,透過煙霧,老人看著那位從南婆娑洲跨海而來的劍仙,雙方當然認識,曹曦離開小鎮的時候年紀已經不小,只是曹曦對這個躲在藥鋪後邊,年復一年坐井觀天的楊老頭,記憶極為淡薄,不過相信楊老頭對他曹曦絕不陌生,說不定當年成功走出驪珠洞天,都有老人的幕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