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道能是有本事的人,這個世界上往往有本事的人都有些傲氣,有了傲氣便產生了古怪的規矩,安道能也是如此。
安道能曾經向漠北名醫孫文藥學醫,之後遊歷天下,訪遍名川大山,嘗百草、試百毒,憑藉著天分和努力,終於研究出一套專屬於自己的醫理,從而懸壺濟世。
當然青年時期的安道能還是有醫無類的,只要求到他這裡,他都會傾力解救,因此在那段時間,不少原本身受重傷的江湖人士也被他救治痊癒了。
可是隨著越來越多江湖之人求治,安道能發現患者中有一些窮兇極惡之徒,他們惡貫滿盈,雖然身懷萬千家產,但都是不義之財。
將這些人救了,他們便會去繼續害人,更有甚者還會牽連醫者,於是安道能想出了三不救的原則,那就是有仇隙不救,有難言不救,有惡債不救。簡單來說就是和安道能有仇的自然不救,說不出自己受傷原由的不治,最後就是那些惡人不救。
不過這些規矩雖然立下,但當時的安道能卻忘記了,有些人最善於掩藏,表面是善人,背地裡卻是男盜女娼。
其中安道能就是救過一個垂死的刀客,當時他的內臟已經開始腐爛,表皮都是黑色斑點。
這種情況幾乎無救,但這位刀客表現出的豁達和豪邁卻讓安道能欽佩,於是他不惜花費辛苦煉製而得的靈丹,將其配以內傷草藥,幾帖下去加上針灸療法,竟然奇蹟般地痊癒了。
原本這是件起死回生的好事,但那個刀客表面和善,內心卻陰毒,他圖謀安道能的靈丹,竟然施展了一個詭計,勾結五湖惡寇洗劫了醫廬。
幸虧安道能擁有諸多機關,成功避開了那些惡寇的追擊,但卻沒能逃過刀客的背後偷襲。
安道能一輩子都記得,那個刀客在重傷他時說的那句話:“恩人,你被五湖惡賊殺死,我會為你報仇,也會繼承你的遺志,從今後我便是醫廬的主人。”
最後刀客沒有殺死安道能,反而自己卻送了性命,原因卻讓人感慨。
原來刀客表面雖然痊癒,但安道能卻還有一味藥要等到體內殘毒反噬時使用,那時候才算徹底治癒。
可是刀客卻不知道,竟然在殘毒反噬的這一天想殺死安道能,結果卻是死在毒發身亡上。
看到一點點腐爛而死的刀客,安道能心中五味陳雜,對於人情世故更是心如死灰。自己的醫者之心竟然換來這樣的結果,看來天下之人絕對不能盡救。
從此後,三不醫三不救的規矩便廣傳天下,其中眼緣便是安道能的經驗判斷。在江湖上,便流傳了安道能救不救人取決於其心情。
這樣的規矩雖然看似不近情理,但只要經歷了安道能的遭遇,便也不難理解了。
可是就在七天前,醫廬卻突然來了一個不速之客,他是個白衣面具人,在寬敞的白袍之下,根本看不清他的身形。
面具人開門見山,要安道能解救一批江湖人士,他們各個都是為非作歹之徒,更為關鍵的是他們所患的傷病均是疑難雜症,只要安道能治癒他們,面具人便會放過他。
這擺明就是要安道能出爾反爾,讓他違背自己的諾言,救那些罪惡之人,他自然不願意。
可是面具人只露了一手,便讓安道能驚出一身冷汗,接著竟然大病了一場,後來才想到了借用生病的藉口,閉門不見客。
到底是什麼讓這位見多識廣的神醫如此吃驚,甚至還嚇出一場病,黃崇聖聽到這也極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