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平漠然不語,隔了良久,抬手慢慢撫過玉棺蓋,想要將棺蓋蓋上,突然一聲傾向,由打棺蓋內側掉下一隻錦盒來。
這一下突如其來,陳劍平微微一怔,兩眼緊盯著面前錦盒,此時紀小武已悠悠轉醒,連同齊若雪也察覺到了異樣,二人慢慢湊了過來。
陳劍平與他二人對望了一眼,齊若雪說道:“劍平,錦盒放在如此隱蔽之處,定十分重要,你不如開啟看看,若這飲鴆仇有什麼未了心願,但教不違背俠義正道,不如就替他辦了。”
陳劍平一聽覺得這話有理,伸手慢慢將那錦盒開啟,見錦盒內平放著一封羊皮紙寫就的簡訊,陳劍平拿起那簡訊,只見上面寫道:“餘自幼孤苦,生逢亂世,幸得恩師大人不棄,收入門牆,養我成人,傳我功法,恩師不以餘卑鄙,傳我四代門主之位,以期光耀門楣,振興我派。”
陳劍平心想:“原來這飲鴆仇是飲血門第四任門主,他跟我一樣也是少小孤苦,蒙師父收留。”想到這裡,心理不禁有了同病相憐之感,只見下面又寫道:
“餘雖不才,值此群魔並起,宇內震動,天下大亂之際,欲盡綿薄之力,匡扶正道,誓於魔教妖孽周旋到底,決不可屈尊於魔教淫威之下,助紂為虐,雖與百花、御劍二派結為生死盟友,共御強敵。”
看到這裡,想到飲鴆仇統領北疆一小小門派,能夠不畏強敵,誓死不屈,實是鐵骨錚錚的漢子,心中不禁對他有平添了幾分敬佩之情,那信中接著寫道:
“不料一夜之間,乾坤突變,竟遭百花、御劍兩派暗算,合派上下,幾乎盡遭屠戮,此仇此恨誠不共戴天也!奈何二派勢大,難以圖之。餘心已死,形同枯骨,苟活世間,有負恩師重託,罪無可恕也,餘祈後世賢能,得玉骨指環,執此書,接掌第五任門主,召集殘部,報血海深仇,光耀本派,重振門楣。”
看到這這裡,陳劍平心中大驚,原來這飲鴆仇臨死前將玉骨指環交於自己,竟是要自己接任飲血門第五任門主,心想:“如此萬萬不可,自己乃玄羽門弟子,斷不可接任飲血門門主之位,即便不考慮這層,自己才智平庸,怎可當此大任!”一時間,不禁額頭見汗,急往下看,只見下面寫道:
“後世賢能見此書之刻,便是吾身死之時,錦盒夾層內,乃我派密宗心法三卷,盼君珍之甚之,玉骨指環乃我派傳世信物,凡我派中人見此物如見門主,敢有不服者殺無赦。指環記憶體有餘一百三十餘年功力,密宗心法內載有導引法門,盼能助君一臂之力。”
“飲血門八百年基業,盡系君之一身,合派上下感君之大德,言不能盡,飲鴆仇泣血再拜!”信尾一行小字落款“活死人飲鴆仇絕筆。”
看到這裡,陳劍平雙手微微發顫,拾起那錦盒來,果然發現一個夾層,由打裡面抽出
三張薄薄的白綾,其中一幅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另外兩幅畫著眾多或坐或立的小人。
陳劍平將那有字白綾拿在手中,只見開頭寫著“功法導引秘訣”幾個字,通篇區區六七百字,陳劍平雖無心窺看,但全篇字數太少,打眼一掃便看了個大概,不由自主的牽動內息,只覺玉骨指環微微一顫,一股熱流自指環中傳出,片刻間,周身疲勞盡去,四肢百骸說不出的舒坦受用。
紀小武捂著傷口說道:“大哥,事關重大,你可得仔細斟酌呀!”
齊若雪說道:“這可真難辦了,總不能讓劍平反出玄羽門,來當什麼飲血門的門主吧?況且這飲血門現下已是名存實亡了。”
陳劍平又將那羊皮信看了一遍,沉吟半晌說道:“這書信雖是一早寫就,但無異於飲鴆仇臨終之託,適才信中所說,飲血門雖遭重創,似乎還有殘餘門人,日後尋訪到飲血門門人,再將這信連同功法交付與他,也算是不負重託,至於這門主之位,我是萬萬不能當的。”
轉身朝著玉棺望去,心想:“這飲鴆仇亦正亦邪,可臨死終究還是漏出悔過之情,師父常說‘人誰無過,有過則改,善莫大焉!’”
想到這裡,終於朝著玉棺慢慢跪下,朗聲說道:“小可無能,五代門主之位實不敢接,若信中所言屬實,天公地道自在,對方即便勢力滔天,小可也要不自量力,定要為飲血門周旋到底,討回公道!”
說完,陳劍平緩緩抬頭,透過玉棺看去,只見飲鴆仇一直圓睜的雙眼,終於慢慢閉合。
紀小武急忙走到陳劍平身邊,說道:“大哥,你可要想好,正邪不兩立,你許下這諾言,搞不好會給你帶來無窮禍患!萬不可意氣用事呀!”
陳劍平將那白綾揣進懷裡,起身對著紀小武說道:“二弟,你說這世間何為正邪?正做邪時、邪亦正,在我看來,根本就沒有什麼正邪,身正、心正便是正,這就是我自己的‘道’,從今日起,我要守住我自己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