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座小城被夷為平地,化為焦土,上一刻,在目睹了一團白光與虎力邪獸的爭鬥之後,本來以為看到希望的小城居民,下一刻便遭受了滅頂之災,人命賤如螻蟻,不知在他們死前的一瞬間心中會想些什麼,也許在悔恨沒有及時逃走吧,可又能逃到哪兒去呢?
而在受到到白光襲擊的虎力邪獸背部,卻顯出一絲怪異的場景,在它巨大的脊背之上有條白線一直貫穿整個背部脊柱,閃著白光。
並且,人們能明顯感覺出,這虎力邪獸突然不似以前那般毫無目的的只顧廝殺屠戮,此刻的它彷彿有了方向,有了目標,如同一座移動的大山一般,徑直南下。
當然,不幸處在它南下之路上的城鎮還是無法躲避滅頂之災,可好歹給人們留下了一點喘息時間,官府的哨騎、零星的武林人士,甚至都在跟蹤者這隻虎力邪獸的形跡。
甚至有些城鎮毫髮無傷的躲過了這場災禍,或者說,這虎力邪獸壓根就沒有在意他們,人們驚恐的看著遠去的虎力邪獸,臉上洋溢著劫後餘生的竊喜神情。
不少城鎮的居民甚至都不在開始往南方奔逃,而是繞過虎力邪獸南下的路線,就近逃到周圍的城鎮,瀕臨絕望的百姓在這一點向好的轉變下竊喜著,祝禱著這場浩劫快些平息。
可眾多有識之士看著眼前這虎力邪獸的轉變絲毫沒有輕鬆的表情,反而更加憂慮,起初這虎力邪獸雖大體保持著南下的趨勢,可一路上不住的肆虐殺戮,說明這邪獸只是在兇惡本性的趨使下行動。
而此刻,虎力邪獸彷彿有了方向,彷彿有了目標,它不再為了腳下螻蟻般的升斗小民而耽誤時間,而是直接衝著它的目標而去。
如果說之前的虎力邪獸只是一隻強大的無腦邪獸的話,此刻的虎力邪獸則知道如何控制運用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說,它有了意識!
此時此刻,天下有識之士終於明明白白的清楚了一件事,這場邪獸浩劫真真切切的就是認為所致,而且這個人此時此刻還在控制著這場浩劫!
而隨著對這虎力邪獸形跡的跟蹤,人們幾乎可以斷定,它的目標就是中原腹地的玄羽門,因為從各個跡象看,它徑直朝著中原腹地對外最大的關口,山谷關而去。
若南下,則需繞過山谷關,若向東南折去,進入中原腹地,則必須經過山谷關,這是造物者留下的傑作,也是千百年來地形所給人們形成的常識。
一時間,天下所有人的眼光全部落到山谷關和關後的永安城四十五萬百姓的身上,四十五萬呀,騷動、慌亂、驚恐、絕望,人們唯一想到的一個字就是“逃!”
山谷關,“群山環繞中原地,五道懸樑三道關,”中的第二道關,也是中原第一大關,中原腹地四處群山環抱,高聳入雲,筆直如刀劈斧砍。
而向北,只有這山谷關是一個天然缺口,向西再無通路,向東千里才到東藥山山口,所以若要從北疆進入中原腹地,除了經過山谷關絕無第二條路可走,換句話說,若山谷關不失,即便是虎力邪獸,也妄想進入中原腹地。
可若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對方可是不死不滅的邪獸惡靈,就算它們站著不動讓你砍,光累也把你累死了!
山谷關總兵王臣,這個滿臉傷痕,身經百戰的將軍,此刻也深深的皺起了眉頭,他手下有五萬精兵,更兼山谷關之險,進可分兵擊敵,退可攏兵鞏險,可以說立於不敗之地。
可連日來哨騎彙報的訊息,卻讓他一籌莫展,盯著案頭鋪著的一封封探報,他第一次有了一籌莫展的感覺。
手下一名參將拱手施禮道:“將軍,邪獸來勢兇猛,平涼關十五天血戰仍不能保,此次災禍浩瀚如天,咱們不可力敵,得想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呀!”
王臣將軍猛地一拳砸在案頭,怒道:“這等邪物若是天災也就罷了,竟然是人禍所為,這幫江湖中人,上不知報效朝廷,下不服法度管制,我起初就看他們是個禍害,當年朝廷若允我所奏,只需提兵十萬,定能剿滅這幫法外之人,也省得有今日之禍了!”
就在這時,帳下一人開口說道:“將軍此言差矣,江湖中人也是有好有壞,他們雖不遵法度,但卻守江湖規矩,多少年來與官府井水不犯河水,也算是相安無事,貧道願助將軍一臂之力,抵禦這虎力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