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法師無意間掃了一眼宗滬萊,不由自主的朝他多看了幾眼,忍不住問道:“這位小施主,可否告知你師承哪位高人?”
宗滬萊詫異道:“怎麼人人都想知道我師父是誰?師父吩咐過了,不讓我告訴旁人。”慧淨法師點點頭,笑了笑,也就不再追問了。
陳劍平看了看宗滬萊又看了看慧淨法師,心中暗道:“難道慧淨法師看出點什麼來了?”
當即也不及多想,跟著慧淨法師拾級而上,寺中僧舍眾多,往來僧侶絡繹不絕,各個腳下生風,一看便是有功夫在身。
陳劍平於佛家一路並不是太瞭解,玄羽門追根溯源乃是發源於道家,經過千百年的演變,此刻雖然各宮各殿有道有俗,但在世人眼中,玄羽門自然還是道家門派,玄羽門及各宮各殿弟子不管道俗,也都以道家門派自居。
所謂“佛道”不同路,玄羽門及各宮各殿弟子對於佛家來說,有一種天生的排斥心理,佛門話題在玄羽門中雖說算不上禁忌,但相互間提到的很少。
陳劍平看著一座座僧舍順著山勢建造,只覺得處處都顯出一種樸素和與世無爭的氣息,總覺得來到此地後整個人都鬆弛了下來。
慧淨法師邊走邊對陳劍平說道:“陳掌門,連日來想必你旅途頗為勞頓,不如先歇息下。”
陳劍平趕忙說道:“大師客氣了,晚輩此番專為拜會慧空主持而來,理應第一時間參拜他老人家,豈有先行休息之理?”
慧淨法師笑了笑,說道:“陳掌門實在是太過客氣了,此時主持師兄應該身在寶華殿內,若陳掌門不嫌勞頓,就隨我來吧!”
陳劍平恭恭敬敬的點點頭,說道:“還請大師帶路!”
說著,慧淨法師頭前帶路,轉過十幾間僧舍,順著石階繼續朝彌陀山山頂登去,約莫一刻鐘的時間,幾人便到了須彌山山頂。
只見山頂寬廣的空間裡,中心地帶有一個巨大的殿宇,想必就是慧淨法師口中所說的寶華殿了,其餘諸多房舍均以這寶華殿為圓心,呈扇形向外排布,樸實無華之中,卻也透露出一絲佛家特有的威嚴氣勢。
不一刻,幾人便進了寶華殿,只見這殿宇頗為寬大,其中除了三尊高大的佛像外只有一個香案,再無它物,幾個蒲團整齊的擺在香案下,顯得相得益彰,陳劍平一進這寶華殿,只覺得即莊嚴又自然。
殿內燭火搖曳,香菸瀰漫,鍍金釋迦牟呢巨像下,正中間的蒲團之上,坐著一位長眉老僧。
這位長眉老僧微微發胖,面色紅潤,平和富態,樣貌平平無奇,他若不是身在珈藍殿內,打眼一看,很容易讓人覺得他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老和尚。
慧淨法師微微一施禮,低聲道:“主持師兄,中原藥山派陳劍平掌門今日剛到珈藍島,便來拜會,我已將他帶了過來!”
慧空法師慢慢起身,看著陳劍平幾個人,單掌施禮,說道:“阿彌陀佛,陳施主,你的大名老衲早就如雷貫耳了,今日竟然勞煩你親自跑一趟,老衲罪過!”
陳劍平急忙向前幾步,跪倒在地,朗聲道:“後學晚輩陳劍平,叩見慧空法師!”
說著,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納蘭月、武大通、宗滬萊三人也紛紛跪倒行禮。
慧空主持趕忙走上前來,將陳劍平扶起,低聲道:“陳掌門如此大禮,老衲如何生受的起,快快請坐!”
說著,陳劍平幾個在下手坐下,慧空主持看了看納蘭月說道:“我與你父親納蘭德當年在百花谷時有過一面之緣,當時你還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娃兒!”
納蘭月在這個震爍武林的高僧面前多多少少有些侷促,聽慧空主持這麼一說,微微一驚,開口道:“原來小女子與大師還有這等緣分,今日又能想見,真是三生有幸!”
慧空主持微微一笑,看了看納蘭月又看了看陳劍平,微微點點頭,說道:“好一對神仙眷侶,我觀你二人面相,今生今世註定將會經歷一場糾纏,只是不知結局如何。”
陳劍平聽了這話微微一驚,心中有股說不出的滋味,納蘭月則臉色微紅,心中也說不上是驚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