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做眾生口中惡,
勿貪人間濫善人。
...
相傳南瞻部洲的東海以北有一座仙山,名為青山。
之所以被稱之為仙山,是因為此山三面環海,山中常年雲霧繚繞,極光乍現,每每有霞光普照,天地靈氣充裕,以孕萬物。
三萬年前有一散仙雲遊至此,見天時地利都屬吉兆,便由此定居創立仙府,名為青山派。
北宋鹹平年間,正值鹹平之治,百姓安居樂業。
青山派雖與世無爭,但也時時刻刻的關注著天下大事,見這江山一代又一代的易主,沐璃已然見怪不怪。
站在山頂遙望星海的他只是微微嘆息:“不知這次盛世,人間能夠持續多少年,我只願這天下蒼生,不再生靈塗炭。”
此時的青山已然落寞,寥寥無人煙,初代祖師創派修行百年後便飛昇而去,至今不聞去向,後人只知其仙號,青童。
而沐璃便是這青童天君留在這人世間的傳承者。
他一襲白衣,俊俏的臉上透露著英氣,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修長的手指時不時撥動著掛在腰間的碧綠玉佩。
三萬年過去了,沐璃仍是翩翩公子,一如當年模樣。
沐璃並非是人,而是道行十萬年的琉璃仙草,三萬年前青童天君於此點化得以化成人形,天君將畢生傳承教授與他,命他護住這人間,避免人妖相殘,天下大亂。
與之同時授命的還有一株曼珠沙華,名曰花瑛。
但她性情古怪,雖有一副傲世容顏,但卻少有人見過她的真容。
她掌管著後山的楓林,從不多問派中之事,一切都由沐璃一人打理。
沐璃對這師妹也是沒有辦法,自從天君走後,便再也無人能令她走出那片楓林。
楓林的中心處有一片小湖,湖畔是水車木屋,四周則是曼陀羅花海,可能因為花瑛的緣故,這裡的曼陀羅花永世不謝。
又是一年清明時,伴著這綿綿細雨,又到了世人緬懷過世先人的時候了。
這天沐璃下山抱回了一個小男孩,男孩差不多一歲多,左胸上有一塊紅色胎記,似蛇,包裹著的布里還有塊漢白玉掛墜,想必是孩子的親生父母留給他的。
雖是初次相見,卻沒有分外怕生,還時不時的衝著沐璃傻笑,這讓平常煙雨朦朧的青山多了一分煙火氣。
自一千年前以來,沐璃每過百年便會下山尋找一個流離失所的孩童帶上青山,收為弟子。
而這一次正好是沐璃的第十位弟子,之前那些弟子雖然筋骨不凡是可造之材,但終究是個凡人。
但遇到這個棄嬰之時,沐璃卻猶如似曾相識,彷彿冥冥之中便註定要與這孩子捆綁在一起。
一個生於人間的嬰兒,竟然是半神之軀。
那麼答案只有兩個,半神半妖或是半神半人,本該異常明顯的特徵,沐璃卻始終推算不出來這孩子的另一方父母是人是妖。
但是沐璃相信這是他與這孩子的緣分,而這推算不出的天機也始終會有明朗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