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聽到這個回答,頓時就蒙了,經過一番詢問,才知道出錢的是李安府上,對方不是聚眾鬧事他們也管不著。
收兵回去將事情寫明屬實上報。
京兆府很快就收到了金吾衛的案宗,京兆府尹都是茫然,對官員,富戶們的想法也是說不準,有點人為了好名聲,施粥給窮人的。
還有出錢接濟寒門書生的,可是第一次見到花錢讓人打掃衛生的,長安街道得到清理也能算是他京兆府尹一份功勞。
雖然事情奇葩了些,但是眼下的政績是有的,不但有上百名無業遊民能夠吃上飯了,還保證了街道的衛生。
京兆府卻不用花費一分錢,這份政績就是京兆府尹白得的。
於是京兆府尹按照情況繼續寫奏摺上報,可惜這種事情都被吏部審查後就給壓了下來,讓皇帝天天看這些雞毛蒜皮的事兒,吏部官員就不用做下去了。
不過有成績都是會被記錄在案的,京兆府尹不虧。
李德本著做好事不留名,可哪裡想到這些無業遊民的做事風格簡直不要太張揚,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獎金,真是在用心用力的做事情。
城外荒地挖坑的無業遊民都很快增加到百十號人,外面人挖坑,城內的人負責運輸肥料天坑,每天都要在城內往返好幾趟。
守城計程車兵見到他們都有意見了,沒辦法隨讓每次糞車出城都帶有一股子濃郁的味道,可惜這種事情越來越頻繁。
為了能夠獲得大量的肥料,更多的人則是選擇收集夜香積累的速度比掃街要快。
開始的時候街道上的收集是非常容易的,但經過百人車隊的巡街之後街道越來越清潔,無奈只能轉變方式。
百姓們收益最多,在街道上走動的時候很少有采到糞便的情況出現,李家的名聲因此也積累了些。
“大公子,收集肥料的人都已經找過三百,每天支出的伙食費越來越多,繼續下去恐怕每月將達到五十貫錢。”李福憂心道。
別看現在三百人每月才五十貫,可真的要繼續開展下去人數會快速增多,到時候就算百貫對李家不算什麼。
可一但停止僱傭,讓聚集的無業遊民失去了工作,倒時候如何遣散是個問題,而且萬一有人從中使用些手段李家很難推脫責任。
做好事需要一個限度,李德明白這點。
“福叔,停止招工,從這些人中找些老實的讓他們參與豬的品種最佳化工作,要將資料進行詳細的記錄,必須萬無一失。”
“大公子,現在就開工,需要投入很多錢,要不要緩一緩。”李福問道。
“現在採用的是分期工程,一邊培育一邊建設,三百人抽出一百人去開展建設,先讓他們做事,具體的安排在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派。”
李德簡單算了他的收入,用美容院的收益來支援養豬計劃是完全可行的,眼下就是缺乏管理人才,這事兒急不來。
等他父親回來直接將豬場交給李家,他能輕鬆不少,堂堂將軍會去養豬嗎,等他父親回來後會不會抓狂。
李德不確定,所以只能將希望寄託在他母親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