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兒,你父親要回來了。”鄭母見到李德過來馬上說道。
“戰事情結束了嗎,你們兩人沒事吧。”李德說道。
兩人非常感動,竟然先問兩人狀況。
尤俊達拿出火漆封存好的信件交換給李德,李德仔細看過後直接叫人取來炭火盆將信件給燒掉。
另外又仔細看起他父親寫的信件,說了這幾個月的情況,雖然兵馬損失一些但總歸是有驚無險,信中還特意提到尤俊達與梁師泰兩人,作戰英勇表揚誇讚一番。
“說說情況。”李德道。
“我們兩人到了遼水才知道,李將軍已經帶兵出征,我們只好前去尋找,找到之時李將軍和衛將軍的兵馬正遭到敵人偷襲,我等就加入戰鬥,隨之陷入鏖戰,形勢所迫便留了下來,直到隋朝兵馬來人告知,戰事接近尾聲才隨著兵馬返回……”
尤俊達說了他們的經歷,簡單說就是送信的時候沒有找到人,找到人的時候遇到敵兵進攻,接著就是被圍困,一個多月的時間全都待在敵人腹地,直到有大本營的傳令兵前去傳命令才能離開。
李安的心中有寫,二人作戰英勇多次化險為夷。
經過了兵火淬鍊,兩人的氣質都有了改變,更像是熱血男兒,渾身的肅殺之氣。
“辛苦你們了。”
“為公子效力在所不辭。”尤俊達乾脆道。
“我的錘法已有進步,全仰仗師傅指點,泰會繼續努力。”梁師泰道。
兩人回來,李安性命無憂,手下兵馬損失不多,打了很多勝仗,在敵人腹地牽制了敵人兵馬,都是功勞。
可總體戰局卻很不樂觀,好多將軍連連吃了敗仗,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責任甚大,尚書右丞劉士龍中了敵人的詐降之計,成了壓倒三十萬兵馬的最後稻草。
數月征戰,多路奇襲,損兵折將,更有負責運輸糧草的百姓不堪重負,在危機生命之時紛紛選擇逃跑。
隱姓埋名,成了流民,流落江湖成了草莽,更多的選擇是佔山為王投靠山匪成了賊寇,負責運輸糧草物資的百姓可有百萬之聚,如此一來地方治安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要是不算對天下造成的負擔與害處,倒是算得上有了一次下規模的遷徙,畢竟流離失所的人要安定下來必然會找個地方定居,多少促進了些人口的轉移。
但總歸是算不得什麼的。
讓兩人回去休息,李家就安心的等待訊息。
“德兒,現在母親只求你父親平安歸來便好。”
兩人的歸來讓鄭母有了很大的信心,現在只能等著了。
李德可沒有那麼好心情,具體損失還不知道,誰知道隋煬帝得知結果後會不會動怒,三十萬兵馬能回來多少,李德也很想知道。
李德見母親的狀態就知道根本不用安撫,要是再不走很可能被留下來打牌,他此時就想一個人靜靜。
隋煬帝差點掀翻了書案,桌上的奏摺全都被他給巴拉到地上,戰報已經到達,宇文述親筆,三十萬兵馬十不存九,征戰的兵馬正在往遼水集結。
戰敗原因,道路阻隔,水土不服,攻城略地困難重重,關鍵是糧草不足無法支援長時間戰鬥,兵馬就這樣被拖誇。
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