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福林心知肚明,他哪裡能夠想出辦法。
最後劉宣禮還是找到了李德。
“大都督,我們現在有傷員三千如果能夠救治,我們願意將這些人留在兵城聽從大都督安排。”劉宣禮直接開門見山的說,因為這種話真的不好說出口,不如一股腦的全說了,反正已經沒有後路。
現在就希望李德是個仁慈之人,畢竟能夠掌管一方的人只靠武力也是無法長久的,重在人心。
如果有了這個事情,李德的名聲必然會被放大,對個人對幽州勢力都是非常好的,劉宣禮是兵部侍郎,對這些事情也是門清。
所以他的底牌就是名聲,為李德塑造一個好的名聲同時來換取近二十萬兵馬活命的機會,他們的糧食已經在有計劃的分配,已經連續一週的時間在維持,現在已經有上頓沒下頓了。
頓頓都適湯水稀粥,能見到幾粒米都算是幸運的。
“大都督,還有個不情之請,除了這些人我們還願意調派五萬人進行糧食交換。”劉宣禮道。
李德正在考慮,三千人說多不多,要說治療所需要的醫療費能夠成為兵城的負擔那是真的扯。
畢竟兵城兵馬都是十萬以上,除了糧草,傷藥儲備充足。
治療千百個人是真的沒有問題,但是他在想的怎麼能多拉一下人來,就在這個時候對方先開口了,真是讓他感到意外。
五萬人這可是很多了,都沒有猶豫直接答應下來。
李德不管對方是怎麼想的,反正五萬人一個都不能少。
“好,馬上開倉放糧。”
李德的氣度真的有點吃大戶的意思,根本就不在乎那點糧食,按照約定當天的時候五萬人就到了。
交接之後情況就出現了變化。
李德對這些人都是非常關注的,畢竟他們將會是兵城的百姓,就跟上一次一樣很關注,結果發現竟然上當了。
事情是怎麼回事呢,之前從兵城被遣散回家了近兩萬人,這兩萬人身上都攜帶了兵城給的足夠趕回家的糧食。
可是總就是那麼巧合,就在這些人結伴趕路回家的途中,被來護兒的巡邏隊發現了,於是被攔下,經過調查盤問得知了兵城對這些人的手段。
來護兒自然不會放過這些兵丁,於是便將這些人押運回去,準備在戰鬥中當衝鋒的勇士來使用,畢竟在來護兒看來這些人跟逃兵無異。
沒用多久陛下讓兵馬撤回,正是趕上了沒有糧食的節骨眼上,這些人也沒有派上多大用場,反而增加了糧食負擔。
現在劉宣禮將這些人再次送回,擺明了是挖了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