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兵的將士可不行,李靖很清楚如果他這樣做士兵們一定會去用命將敵人留下,即便成功他回去領的不是功勞而是殺身之禍。
他跟隨李德的時間不算長,但是他很清楚李德絕對不是一個心慈手軟之人。
當然不下這樣命令的原因也是因為先鋒兵的戰鬥力若是能夠保留下戰士要比失去更有價值。
李靖非常清楚所以從一開始後面埋伏圍堵的兵馬目的只有一個不是阻攔敵人而是盡最大可能的拖住對方,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乙暮有些慌亂,但是情況已經出現他也沒有辦法改變,現在他沒有選擇的機會,只能下令衝鋒,現在已經不是考慮會剩下多少人的事情,而是他們能夠逃走多少人。
乙暮知道或許今天就是他的危機,能不能度過去真的不好說,主將的求生慾望讓他重新將身邊的將領們帶動。
“跟著我衝出去!”
鐵勒騎兵開始發起衝鋒,他們現在都是破釜沉舟,後面墊後的三千騎兵已經全數損失,情況已經非常危急。
鐵勒騎兵並不是一般的騎兵,他們有著不輸給突厥人的騎術,更有不屈服的戰鬥精神,主將恢復了鬥志,接連讓這支被困的兵馬有了求生的慾望。
團體的力量是可怕的,當他們都有一個信念一個目標的時候,已經不懼怕死亡還有什麼可以戰勝的。
李靖在後面看著鐵路騎兵的變化,從剛才的渙散在到現在集中突圍,就知道他們勢不可擋,在當前的地形山如果硬拼先鋒兵肯定會受到巨大沖擊。
“擂鼓!”李靖見到了敵人的意圖,馬上下了新的命令。
混亂中,鼓點的聲音再次變換,先鋒兵們血氣上湧,但是他們聽到鼓點聲後馬上做出反應,後面的人要接應前面的人。
負責圍堵的不能後退但是他們可以集結起來向偏向敵人的另一側發起衝鋒。
就是以為集結的最強力量攻擊敵人人少的一側,讓逃跑的敵人主力繼續逃跑等於是讓出路來,另外就是這樣可以避免傷亡過大,負責堵路的先鋒兵這樣衝鋒能夠擴打戰鬥成果。
“衝鋒,衝出去!”乙暮喊道。
他們現在如同驚弓之鳥哪裡會注意先鋒兵的變化,他們巴不得能夠快速衝出包圍,即便是最警覺的乙暮也在這樣的情況下失去了判斷。
如果被困的人換成李靖,他絕對會注意到這一點,所以他會選擇與圍堵的敵人硬碰硬,因為即便是敗局他們也能打出應有的價值。
另外如果地方主將就是不希望他們的兵馬消耗過多,那麼他們有可能會臨時改變主意直接撤退。
如此一來就是奔著求死的信念最後能夠換來生機。
如果乙暮能夠察覺到這一點,讓兵馬直接正面迎敵,那麼李靖肯定會第一時間改變策略,讓兵馬順利放他們透過。
可是在沒有如果,現在的戰局就是現實乙暮沒有察覺,而且現在已經失去了機會,唯獨的先鋒兵已經與後面的兵馬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