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長安的李家鹽礦,很少有人知道,當時的鹽礦就不是可以聲張的事情,尤其是李家並沒有大力的進行開採。
在鹽礦的基礎上建立了山寨,不是土匪流寇自然也沒有人關注,即便有人看到也只會以為是哪家有錢人在山裡建設的別院。
李德早就想過鹽礦的事情,建設的山寨必然不能夠隱瞞鹽礦的事情所以他將山寨的規模和建設成本加大了。
從外面看是一個山寨,當近距離看去就是一個磚瓦別院,規模很大從前院看不到後院,這也就省去了很多麻煩。
挖掘與製作細鹽根本就不用特備的大的地方,有幾個房間和很大的空地就足夠,加上這裡加工的鹽巴數量並不多更不會引來懷疑。
至於細鹽的事情是怎麼洩露出去的,就不得而知。
花辰不是太瞭解情況,只是聽說李家有這麼一個產業,還是李德親自告訴他的。
冬天的天黑的都很早,花辰早早的就將店鋪給關門了,正巧遇到商隊的人出來。
“客觀你們這是要出去啊,那我讓店小二給你們留門。”花辰說道。
店鋪也是要打烊的,客棧也是如此大晚上的沒事兒誰出去再說長安城可不比別的地方晚上是有宵禁的。
“今晚上外面風有些大客官們要多穿點,現在離宵禁還有一個時辰。”花辰提醒道。
“不用留門,我們晚上不回來了。”一人突然說著話一出口為首人的目光就瞪了過來,說話之人馬上低頭。
為首的人馬上換了態度,勉強擠出笑容道:“我們去喝花酒晚上就不回來了。”
花辰露出一副我懂的表情。
等眾人離開,花辰沒過一會兒跟店小二打了聲招呼便也出門了,不過不是跟蹤這些人,而是他要啟動應急預案中的一個。
大冬天晚上街道上根本就沒有多少人,花辰啟動預案就是去招人幫忙,在不暴露的情況下,怎麼才能暴露呢。
就在平康坊街道口的火鍋店鋪後面,快遞。
快遞驛站可是李德的產業,人離開了這邊的事情可都沒有拉下,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市場怎麼可能說放棄就放棄。
再說就算再針對也針對不到這些商人百姓頭上。
花辰用特殊的方式將一封信件放在了一個驛站中的指定地點,四周無人做的非常的秘密,這個方式是一種很獨特的情報傳遞方式。
來拿情報的人沒人知道,他們只負責在固定的時間來看一樣,如果有資訊就證明是他們出手的時候。
但是能不能辦成事情那就要看收信人的能力了,花辰也不知道行不行第一次送信心中還很緊張,等回到酒樓後才慢慢平息下來。
就在花辰離開凱迪驛站的一處無人的地方後的半個時辰後,天已經快要全黑突然有個人出現又快速的離開。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取走信件的人回到了一家客棧內,沒人想到收信的人竟然依然是個做酒樓生意的。
有人說同行是冤家,要是讓花辰知道他肯定會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