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商人多,賺錢的更多,賺大錢的人也不在少數,可以說隨便一名商人拿到長安洛陽去也都能算上富商級別的。
其實商人真正讓他們富裕的是在幽州的商人除了經營店鋪大部分都會開設工坊為商鋪提供貨源。
有生產好能力的則將商品賣到各個州府之後形成商業模式很多行業都形成產業鏈。
很多州府銷售的商品多數都來自幽州供貨,比如碗筷這些商品雖然只需要小型燒窯作坊就能夠滿足需求。
但是在幽州的商人看來這就是他們賺錢的生意。
於是各種大型的燒窯工坊就開始批次生產商品,導致很多小作坊失去競爭力。
關鍵是從幽州工坊拿的貨物價格便宜,質量上乘,還有各種不同價位的商品可供選擇。
幽州的燒窯出的碗,碟,盤各種餐具材質種類不同,能夠滿足各個消費階層。
早就形成了批次產業,小作坊加工的商品在價格上是競爭不過這些大工坊的。
有生產的投入直接批發來的更實惠。
幽州的商業就是這樣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什麼商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效益就上來了。
畢竟不是工坊遍地,商品多到超出需求的時期,這個時候的商品可沒有飽和一說。
尤其是當燒窯工坊多了之後有了競爭機制,按照幽州發展模式改良技術改良配方開發新商品這些手段就是創收的主流形式。
於是各種新式燒窯商品在不斷試驗中誕生。
在幽州燒製琉璃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但是能夠製作成琉璃杯等器具的成品的目前只有幽州燒窯工坊才能夠做到。
琉璃製品的價格雖然降下很多但總體來說依然屬於奢侈品行列。
現在商人們經營的燒窯工坊都在研究新式的配方,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過有一樣的上品被開發出來。
精美的燒窯製品在南方銷售很好,畢竟這些東西才開始普及,市場空間很大潛力也大。
臨時工做則著各種工作在冬天東北西跑,在工坊內揮汗如雨。
對百姓們來說都是一種生活體驗,一邊開闊眼界一邊賺錢養家。
幾年的發展幽州帶給百姓的生活模式已經逐漸形成。
生活中要想的事情不僅僅是溫飽,種田,擔心戰爭,他們在幽州是可以得到學習的機會,有各種工作的經驗。
閒暇的時候可以到處走走放鬆一下,還可以發展一些自己的愛好,一切都因為他們的生活不再窘迫。
安逸的生活讓他們有時間去想更多事情。
李德的朝九晚五在這個冬季依然如此。
長安的李淵就沒有這般悠閒了,他過著帝王般的生活卻沒有看上去那麼安逸。
在李淵宴請群臣娛樂的時候,他的兒子們都是要為他想怎樣解決糧食問題。
李建成的計劃非常直接決定開春之後立刻從洛陽發兵直取宇文家,此戰會動用江陵李元吉所帶領的兵馬一起。
動用三十萬精銳將朔方拿下。
李淵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已定要將能夠威脅長安和洛陽的宇文家給消滅。
冬季就是他們備戰的時候。
為了能夠增加把握李淵是真的花費重金為兵馬打造精緻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