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瓦崗報紙

造紙技術和印刷技術在瓦崗城都是成熟的技術,比起造紙工工坊印刷工坊的規模也不小。

印刷全都採用活字印刷,第一個出的印刷物是印刷的是打成豎線的筆記本。

瓦崗城的官員們現在人手都分了十本,這些都是用來記錄所用。

製作這種筆記本也是跟幽州學的,只是瓦崗才剛剛開始,想要達到讀書人人人都有的程度那還需要印刷很多。

不過這些都是用來試驗的。

李世民主要還是需要透過活字印刷印刷報紙,還有一些書籍。

第一次發行報紙,李世民準備印刷三萬分,開始是不收費的連續印幾期免費發放也是效仿幽州的推行模式。

打出瓦崗的宣傳內容,聲望讓天下百姓知道瓦崗城勢力的情況,同樣才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尤其是水泥供應,腳踏車,批發紙張,發行書籍等等內容。

瓦崗城內的一些商人也很識趣的在瓦崗報紙上刊登廣告,算是跟足了面子。

當第一份瓦崗報紙進入長安後,各個酒樓客棧就有人進行發放,同時洛陽,江陵等地也都是一樣。

三萬分報紙很快就發完,但是帶給百姓們很多驚訝,瓦崗城也有報紙都好奇上面會刊登什麼樣的內容。

李世民非常務實,招商引資鼓勵通商,在瓦崗城發展商業會得到大力的扶持,甚至直接免除半年的稅,下半年稅收減半。

對很多商人來說都是非常吸引的,再有就是瓦崗城的一些政令,比如對商業的扶持力度等等,全篇都是在宣傳。

李淵看到後心中感到鬱結,這不就是翻版幽州嗎,而且瓦崗的宣傳看著就是來挖唐國牆角的。

還有就是到了瓦崗城的百姓選擇務農也是分百畝田地的,這跟幽州的扶持力度基本差不多。

李淵生氣也沒有辦法,誰讓長安洛陽等地沒有那麼多的田地,不過這段時間他也不是什麼都沒做。

相反他鼓勵開墾土地並且將開墾後的土地都分配跟開墾者讓百姓們得到更多的糧食。

但終究是改變不了各種稅收的難題,雖然百姓們開墾能夠多分糧食同樣也會繳納更多的糧食,要說福利是遠遠談不上的。

“李世民的動作夠快的,佟福你去跟他們談談紙張訂單的事兒,儘量將成本壓低些。”

李德發現有人帶工是真的不錯,幽州對紙張的需求量很大,如果能夠採購瓦崗城的能夠節省很多成本。

醫學院,幽州的學堂這些地方所用的紙張都是城守府免費供應的,所以考慮到成本越低越好。

採購瓦崗城的紙張也是有目的的,一個是節省了成本另一個則是節省了生產壓力,這樣造紙工坊就能夠抽更多的時間研發造紙技術。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沒有先進的技術是不行的,現在生產的宣紙成本也不算低,再有就是紙張的薄厚規格都有不同的用處。

李德想要開發各種造紙工藝,應用到各個行業當中,就拿幽州的小吃來說更需要一些特殊的紙來進行包裝。

技術都是要用經驗和創新嘗試著慢慢積累出來的,是急不來的。

佟福到瓦崗城處在,這次又與長孫無忌見面了,只是現在輪到長孫無忌進行招待。

宴會規格都非常到位。

對比幽州的公事公辦雷厲風行,瓦崗這邊的招待就有些耐人尋味。

佟福倒是沒有任何不滿,入鄉隨俗罷了想要讓他做出有害幽州利益事情是絕對不行的這是原則問題不能讓步。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