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開業可以不用宣傳,但是歌舞廳是需要的,因為天下獨一份要是不提前說明恐怕到時候生意會很慘淡。
李德倒不是真的為了賺幾個錢才開店的,主要是想用這樣的方式為百姓們提供多一些娛樂方式。
歌舞廳開業的時候,特意邀請了武林街的幾家武館弟子前來表演舞獅,這種宣傳專門負責武林街運營的人策劃的非常詳細。
免費的表演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觀看,不僅僅是單純為了慶祝新店開業,同樣是在宣傳舞獅的文化。
為此好此次表演還加了些難度,在歌舞廳的外面豎立了幾個木樁子,舞獅的人在木樁上進行表演精彩刺激,尤其是奪得綵球開啟後竟是祝賀開業的對聯。
隨著爆杆的響聲將看熱鬧的熱情全都達到頂點。
第一次出現這種舞獅表演,讓人記憶猶新,相信未來再有店鋪開業這些舞獅者就會有生意上門。
李德的店鋪自然要親自到場,當著看熱鬧的人面分別給舞獅者,歌舞廳的樂師們發放了開業紅包。
商人見到後都覺得這樣激勵手下人的行為是個好辦法。
“歡迎諸位前來捧場,有興趣的可以進店。”
李德就是親自過來看看,真沒有邀請親親朋友,但是進行報紙宣傳後很多人早就想見識一番,尤其是商人們對李德開的所有店鋪全都有興趣。
李德先進去了,跟著進來的人在門口就見到了收錢的人,想要進去是需要付費的。
商人們有錢詢問價格,每個需要支付五百文錢對於商人來說是真心不貴。
很快舞廳內就聚集了好多的人,李德開的這個店大廳設計的空間很大,容納三百人都搓搓有餘。
開業當天樂隊的人數就超過了一百人,像彈奏阮琴,琵琶這種樂器的人就佔了三分之一,大號的阮琴個頭有吉他那般大小,而且有很多都是改變了圓形的共鳴箱體的聲音很大。
需要這麼多人彈奏也是要滿足音量,其他的人則是各種樂器但同樣很多樂器都是重複的。
音樂起,為樂師專門裝修的臺子上都是經過好特殊設計的能夠讓聲音產生適當的混響與延展效果。
樂師們在演奏的時候他們的前面都是有紗簾遮擋的,這樣就不會影響跳舞的人。
音樂起,歡快的節奏和一聲聲的震人心神的鼓點都讓人不由自主的邁開腳步跟著動起來。
於是就這麼自然的每個人都動了起來,即便不會跳舞的也看著身邊人的動作舞動起來。
李德都沒有發現舞廳內所有人跳的舞都跟他做出的動作十分相似,幾乎是照著他的動作舞動的。
沒錯,這些人的舞動都是看著李德的動作學習過來的,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該跳些什麼,又都關注著李德這樣便有了現在的情況。
李德的舞蹈動作很簡單,魔改廣場舞的樣式簡單易學節奏感強,看幾眼就學會了,舞蹈的動作大多數都是簡單的重複動作,就算這樣在別人眼中都是非常吸引人的。
被人矚目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