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西域匪患

反正自此以後與往常別無兩樣。

薛延陀騎兵狼狽離開唐國後非常不甘心,他們認為這次的失敗就是時運不濟正巧遇到了敵人的兵馬。

可他們都沒有提及若是不這麼冒進事先做好探查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再有就是他們的貪念讓他們失去了理智,最終讓他們損失慘重。

但這事情絕對不能就這麼算了,畢竟損失的四萬戰馬都要讓他們自己補足,不然等待他們在結局就是死路一條。

可以打敗仗但不能這麼這般窩囊的損害薛延陀部的利益,失去四萬戰馬的結果就是唐國因此增加了實力。

於是他們必須將這些損失全都找回來,目標就是西域三十六國,這次的損失讓他們已經不再有顧忌。

半個月後,高昌,伊吾等小國的損失巨大,尤其是高昌的兵甲戰馬全都被搶。

從一個還算有些實力的國家便被打成了小部落,在西域三六國中已經不算是新鮮事。

反而讓三十六國對薛延陀重視起來,倒是讓他們難得聯合起來對抗外來的強勢敵人。

也正是因為西域的商路變得不安全,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商隊到三十六國進行交易,這讓他們的生活和經濟又停滯了。

商隊去賺錢,同樣三十六國的商人和百姓們也會透過售賣商品賺錢,大多數商品都會被收購。

為了能夠多賺取錢財為此還專門為來往商人準備了更多的貨物,商人不來他們將好受到很大的損失。

這一切都是因為薛延陀的土匪行為,所以三十六國可以說全都是為了利益團結在一起的。

尤其是對當地種植的棉花是特意進行了保護,好在這些棉花在人們眼中就是一種觀賞作用,如果他們知道這些他們認為的沒有任何價值的棉花能夠為他們賺取大量財富恐怕就不會那麼想了。

薛延陀的騎兵也沒有理會過這些種植物,對西域三十六國土地上多出的這些棉花花也沒有太大的感覺。

他們都是很現實的,沒有利益的事情為什麼要做。

幸好棉花田沒有損失。

這也是三十六國為什麼要聯合起來的原因,因為這些國家全都種植了大量的棉花,就等著商人來收穫。

若是幽州的冒險者們到時候不出現他們將損失巨大,對於薛延陀的搶劫行為是深惡痛絕的。

唐國的冒險者們自然沒有忘記他們還有一項收購棉花的生意,只是聽說朔方遭到了薛延陀騎兵的進攻,西域商路路程危險,幽州城守府特意釋出了這個事情,勸說商隊冒險者過去。

不是強制的但商會還是發力了,很多有想要去通商的商人後來全都打消了念頭。

李德在薛延陀的事情上是有計劃的,西域的棉花他也是必須要收的,單單為了棉花都要這麼做。

棉花的價值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衣食住用行,先一樣一樣的解決。

有了棉花就能夠製作棉布,用來製衣還是做被都是較好的選擇,百姓們的穿衣成本將大大的減少。

棉花製作的醫學消耗品都是必不可少的,如醫用棉花,棉紗綁帶,還有應用在煤油燈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