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是崇拜,不過他還是保持著剋制,知道自己的身份比起見到大都督的激動他更想知道要讓他做什麼事情。、
“大都督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
李德很喜歡這樣的做事風格不拖泥帶水知道自己的位置。
“好,我需要商會與唐國的皇帝在商業上進行合作,所涉及的產業和生意需要影響到唐國的世家,這個事情你能夠做到嗎?”
張曉一聽就明白什麼意思了,商業競爭經常出現這樣的手段,立刻就明白大都督是要對唐國的世家動手。
而且這個功勞要是能夠抓住就是商會的。
剎那間張曉就做出了答覆。
“大都督請放心,要影響到皇室和世家的利益需要至少來三個月的時間。”
張曉已經有了計劃。
等張曉離開後,洛洛詢問道:“這個人看起來很年輕,真的能夠幫到夫君嗎。”
洛洛是西域女子,在觀念上還是有些轉變不過來。
在幽州能夠在城守府工作的人員可都是精英人才,沒有些本事怎麼可能勝任城守府的工作。
要是糊弄了事就算被任職了考核期沒有真本事也過不去,這就是考核制度的厲害之處。
再說衛裡帶出來的學生怎麼可能是庸才,要是沒有本事更不會推薦給他。
對衛裡他是非常信任的。
張曉回去後馬上進行了一番計劃,想要破壞唐國皇室與世家的關係,非常簡單在商業上皇室是不及世家的。
他們自己是不想將商業的命脈掐在別人的手中,如果給他們一個能夠不在依靠世家的機會結果不言而喻。
所以他的計劃就是世家有什麼樣的生意,他就要讓唐國皇室具有什麼生意。
而且這個事情還要做的自然,純粹的商業合作讓世家挑不出毛病來,是挑不出唐國皇室的毛病。
幽州才不在乎唐國的世家會做怎樣的反應。
有了計劃便開始謀劃,對於唐國世家從事的商業資訊商會都瞭解的非常清楚。
既然決定出手那就要將事情辦好。
於是張曉調集商會大量的人才來進行這個事情,他們出手並不是親自下場。
而是直接找商人進行合作,以投資專案的形式連帶這商人們自己努力,做到既能讓唐國皇室與唐國世家出現利益糾葛又能夠讓他做的生意賺錢。
這才是最精明的。
第二天商會就召開了商業研討會,張曉公佈了一些統計資料認為幽州的商業發展已經趨於飽和,想要維持商業的發展需要向外擴充套件業務。
於是開始給商人們提供思路,唐國就成了他們開拓市場的目標,只對他們來說認為是有風險的,商人們都很謹慎。
張曉就知道商人的態度肯定會這樣,便開始說到正題上。
幽州百姓對商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目前的代工工坊都無法滿足現狀,若是能夠找到更多的代工工坊收益會更大。
商人們對張曉說的是很信任的,幽州勢力內的工作就那麼多還有代工工坊還是很賺錢的,他們曾經都想過要開設代工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