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炸雞店鋪和啤酒工坊三個月的收入統計出來了,已記錄到賬本中。”
衛裡將賬目遞送給李德。
“我看看。”
李德看了一眼,三個月有三十二萬貫的收入,這是賣了多少炸雞和啤酒。
衛裡見到李德並沒有太過驚訝,想想也是如今的幽州稅收都是以千萬貫來算的,何況才幾十萬貫真不算什麼。
李德見到有這麼多錢便開始翻閱每個月的收入支出情況,他發現只有頭一個月的收益最高,後面兩個月的收入都不及頭月的零頭。
衛裡就是知道李德會有這樣的誘惑,他便解釋道“炸雞店鋪火爆只是養殖場的供應並不能供應俺那麼多所以賬目記錄是這樣的,頭一個基本將養殖場提供的材料全都銷售一空,啤酒工坊也是週期供應,三個月就只釀了三批收入卻很可觀。”
聽了衛裡的解釋李德省去了派人去調查,不過該有的程式不能少,對於經濟上的監管也是很嚴格的。
這些事情就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養殖業就是沒有辦法著急的,對此李德並沒有更好的辦法。
“將這些錢全都投入到船塢去,爭取明年多建造出一艘海船。”
李德將這些收入直接就找了個專案投入進去,三十二萬貫正好能夠建造一艘大型海船。
發展海運可以從幽州港連同漁城和嶺南碼頭,未來想要開啟航海時代沒有船隊是不行。
憑藉鄭家那點商船當運輸船都不太夠。
在造船的專案上他也沒有辦法誰讓壓根這塊就很薄弱,不然他的船塢也不會藉助商人們的財富開始打造。
想想明年就能夠有七艘大型海船下水也算是一個成就,七艘海船的規模比當前海運最大的商船都要大整整一圈。
不論是戰鬥和海運都是有著很大優勢,六艘船和正在建設的船塢可是耗資千萬以上,現在就等著收穫成果吧。
算算時間第一艘建造的超大型海船就快要完工了,一年多的時間差不多。
衛裡離開李德的辦公室就去處理投資船塢的事情。
漁城船塢,鄭家的人全都到了船塢檢視第一艘大型船隻下水,經過一年多的建造先鋒兵的海上利器終於建造完成。
此時見到巨大船隻的人們都對其稱讚不已,極具有皇家氣質的閣樓大船出現,給人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大。
船頭上還安裝了撞角看著就很霸氣的樣子。
“真是艘大船。”鄭家的人都專案不已,但他們知道這樣的大船他們是沒有辦法得到的這可是幽州海防的船隻。
三年內新型船塢都不會生產商用貨船的,他們也只能等著,反正從第四年開始船塢的訂單早就被他們給預定了。
試航路線就是從漁城到幽州海港,船隻返回也是載滿了貨物的,李德都還不知道他想的大船已經在去往幽州的路上。
幽州城與幽州碼頭相隔有百里之距,來回最快的就是走新修的貨運道,海鮮類產品都是從貨運道進行運輸。
可不是一個近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