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你。”英國公劉坤上前,將劍扔給武傑,兩人先是對視行禮,隨後出劍上前。林源饒有興趣的看著兩人在劍光中身影交錯,劍身碰撞時特有的金石交錯聲很是好聽。
勳貴這別不時傳來一陣叫好聲,無奈文管這邊卻個個冷著臉,夏霖道見狀無奈的嘆了口氣,天下承平已久,今年的這場大戰徹底的將文武兩方豎向了對立面。之後日子怕是有的瞧了。
收劍回身,武傑喘了幾口粗氣,劉坤也是如此。二人年紀大了,不似年輕時那般身強體壯。“痛快,日後定當分個高下。”
“怕你不成。”英國公不屑道。
隨後兩人朝皇上謝恩,李沅大笑:“愛卿老當益壯,可還是要注意些身體。來人,賞!”
“謝主隆恩。”武傑同劉坤慢慢退下。
宴會到了此刻,已經進入尾聲。李沅朝一旁侍立的王憂點點頭,王憂從身後小太監手中接過聖旨,走到臺前,高聲道:“淮陽郡公楊昭接旨。”
“臣在。”楊昭出列跪倒在地。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淮陽郡公楊昭,北擊金帳,驅敵千里。復我大周山河,其功在當代,福澤北境萬民。深得朕意,著封晉國公,世襲罔替。勿忘君恩,加以勉勵。”
“臣,謝主隆恩。”楊昭手接聖旨,眾人都是滿眼羨慕。大周已經數十年沒有封賞國公了,不過北境戰事確實功在千秋,楊昭得此封賞也無反對的聲音,眾人見王公公宣讀完聖旨後,再無後話。不禁有些奇怪,靖國公怎麼沒有封賞?
林源卻並不在意,他已經位列開國國公之列,再封賞什麼?異姓王嗎?自己的功勞還不足以受到這樣的封賞。眼下不在封賞,便是對自己的信任和保護,木秀於林的道理自己還是知道的。
自己實在是太年輕了,總管整個大周,不說國公之列,便是最低的爵位,有誰是自己這個年紀繼承的。日後有的是時間去封賞,太年輕就站在山巔,並不都是好事。
“恭喜楊將軍了。”林源朝楊昭行了一禮,楊昭笑呵呵的點點頭。自己雖是開國郡公,但到底比不上眼下的爵位。興奮之餘,對前來恭賀敬酒的人來者不拒。不一會兒便被灌了一罈子酒。整個人都暈暈乎乎的。
不善飲酒的林源還是沒有逃脫被灌酒的命運,楊昭被封賞後,眾人敬酒。清醒時還好,能幫林源當上一二,但當人都喝醉時,唯獨自己一人清醒變不好說了。到最後,醉酒的楊昭都加入進來。
連續喝了不少酒,林源只覺得自己將兩輩子的酒都喝了。腦袋暈暈乎乎的自己,實在是扛不住了,藉著空擋出了大殿,微風拂過水麵,林源這才好受一些。
“誰曾想,堂堂軍中猛將靖國公竟然不勝酒力。”身後傳來的聲音讓林源微微皺眉。
“誰?”林源轉身,卻見一名年輕男子站在不遠處。自己之前並沒有見過,想來是文官那邊的。
“在下翰林院崔銘,家父是禮部尚書崔琰。叨擾國公了。”崔銘笑道。
“崔琰?”自己在晉州聽過這名字,是崔家家主,當代文宗,可自己從未和他們打過交道,這崔銘來這兒有何用意。
“不知在下來此,有什麼事嗎?”林源問道。
“心嚮往之,倒沒什麼大事,就是想見識一下三箭定局的靖國公是何等英雄模樣。”崔銘淡淡笑道。
林源總感覺眼前這人說話陰陽怪氣,淡淡道:“既然見過了,那便告辭了。”朝崔銘拱拱手,林源轉身離開,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些敏感,但總覺得這人有些危險。
看著林源離去的背景,崔銘饒有興趣的低聲道:“倒是警醒,可在下今日確實沒什麼惡意。”輕笑一聲,轉身朝反方向走去,今日的宴會實在是無趣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