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冀州已是連連失險,局勢危急,諸朝臣也沒有了堅守之心,無奈之下,天子曹叡只得做出了再度遷都的決議。
趁漢軍還未圍城之際,領文武百官、各家家眷慌不擇已的向晉陽奔赴。
魏軍慌忙遷都避讓的舉動,令漢軍輕而易舉平定鄴城。
隨即,大將軍關平親鎮鄴城,分遣諸軍平定四方,並傳檄而定各郡。
冀、幽二州迅速收入囊中且穩定了下來。
另一面,除了丞相諸葛亮依舊受阻於上黨與曹真主力對峙無法取得進一步的突破外,從側翼攻取雁門、樓煩之地的魏延亦是率部擊潰了牽招的防線,席捲二郡。
牽招無奈之下,只得率部進駐代郡與司馬懿匯合。
可收復雁門以後,壓力也接踵而至,因為隨著步度根與軻比能摒棄前嫌的聯合進軍下,現關外的草原已是聚集了十餘萬眾胡騎,虎視眈眈。
無奈之間,魏延只得屯兵雁門,以威懾胡人。
……
收復冀州、幽州,大將軍關平調令各軍暫且歇息,以養精蓄銳,緩解連日來征戰的疲勞,享受戰後大勝所帶來的喜悅。
夏九月。
攜著收復冀、幽等州的勝利喜悅,天子劉禪決議遷都一事啟動,在丞相諸葛亮、大將軍關平的建議下,定長安為都,重建關中之地,恢復昔日的繁榮昌盛。
約莫花費了將近三月的功夫,遷都才基本落下了帷幕。
蜀漢遷都長安,正式實現了“還於舊都”的目標。
一時間,文武群臣無不翹首以盼,希望儘快突破幷州諸郡,覆滅偽魏的統治,統一天下,令天下百姓安平樂業,三興漢室於西川。
而就在嚴寒的冬季下,北方草原更為寒冷,囤聚於關外的十餘萬眾胡騎也徐徐退卻。
一時,漢軍北部的壓力大減。
次年。
漢延熙三年(232)春季剛過,漢帝國內部的商議下一致達成共識,傾盡全國之力覆滅魏國的統治,令天下太平。
決議已下。
漢軍各路齊出,以魏延、諸葛亮,關平為三路大軍統率,分別從雁門、河東,常山向晉陽大舉直攻。
一時間,漢軍集全國之力征發了二十餘萬大軍直取魏都晉陽城。
一年數月的激戰之下,漢軍各部終於是在秋季七月匯聚於晉陽城下發起了總攻。
兵微將寡的魏國宣告覆滅!
魏將曹真、張合,司馬懿等將紛紛戰死沙場。
天子曹叡不堪受辱,在宮內懸於房梁之上自盡身亡。
於此,大漢十三州的幷州終於收復,實現了天下一統,真正的匡扶了漢室。
隨著魏國滅掉的同時,馬謖、姜維的西征軍也在深入西域諸郡以後在俄何、燒戈的協助下實行攻心戰術,一面拉攏親近大漢一派的各國,一面又以雷霆手段征服各國。
如此恩威並施下,西域諸國無不懾於大漢的統治之下。
絲綢之路被打通,漢帝國當即宣告重啟絲綢之路。
……
大魏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