琰兒,現在是“魏候“。將來立國也可能是“魏“。琰兒說說立國名為“魏“好不好?
這是李儒起的名,當時我也沒反對。只是我怎麼覺得“魏“不太好聽啊!
蔡琰笑道:你啊!不學無術!
“魏“意為高大也!《周禮·太宰》有云,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
班固《典引》有云。是以來儀集羽族於觀魏。意為宮門外的闕門。“高大“!
張傑道:還有這意思啊?意為“高大“?
嗯!不錯,高大才好。
傑本以為,“魏“只不過是戰國七雄之一,一個小國而已,剛好鄴城又屬於當時的魏地。原來還有“高大“的意思啊!
善!就以“魏“作為國名。
張傑心想,原本還想把國名起名叫“中“呢!意為“中國“。現在想想有點二。畢竟是古代,起名得講究來歷。比如唐代李淵,原先是唐王。漢劉邦,先是漢王。
即然已經是魏候了,那就只能建國為“魏“了。
張傑道:琰兒你懂得可真多。在你面前我肚子裡這點墨水就像是個小丑!
你可別這麼說,我所知道的不過是書上所學,而你的知識卻是自己所創的。你做的那些詩賦,我可做不來,就算勉強為之。也是意不達境!
張傑心想,老子會個屁,你要是晚生一千八百年,你比我懂得的還多!
哦!世民,元皓說你找到父親兄弟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事傑現在腦子都亂呢!
當初傑年少在陳留城外讓馬撞傷了腦子,失去了所有記憶,是一道人救了我,後來我拜道人為師,師尊給我起名,張傑,字世民,意為救世濟民。
前不久曹操敗了,我派兵佔領陳留。我在陳留逛街。沒想到讓大嫂給認出來了。這才有了後面的事。
聽他們說,我本名叫熊頡,還是幾百年前楚國王族後裔。還好沒人知道傑的過去。否則曹操要是拿熊家威脅我,搞不好傑也得學劉邦分一杯羹了!
琰兒,現在小妹熊美,你把她安置在哪?
小美與三弟都在書院上學呢?小妹說是你讓他去書院上學的,本來我是不贊同的,可她硬要去,我也只好讓她女扮男裝。一起去書院了。
現在吃住都在書院,不願回家,我讓父親在書院單獨給她安排了一間房。並且在飛玉那找了倆名女護衛保護她。
你說她一女孩去書院多不方便啊!
張傑笑道:呵呵,她要上學就讓她上吧!三弟與小妹是庶出,父親有些守舊,沒讓他們讀書。這不我答應讓他們上學了,他們還不得加陪努力啊?
這事多謝琰兒了,老實說我對熊家沒什麼感情,以前的事都不記得了。但畢竟血濃於水,有些事總還能一句不記得就過去了吧?熊家怎麼說也是有養育之恩的。
蔡琰道:世民做得對,對熊家養育之恩當然不能就一句計不得就忘了。既然找到家人了,就得對父親盡孝道。
三弟讀書很用功,將來說不定能成大器!父親對三弟有嫡庶之分,但咱們不能這樣。
小妹人很聰明,我也很喜歡,將來得給她找個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