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道:非劉姓不稱王,已經有三百多年了。可以說已是深入人心,如今如果主公稱王則恐失去天下人心矣!得不償失。
子瑜(諸葛瑾)你說說看,咱們怎麼做?!孫權道。
諸葛瑾道:主公的對手是劉琦、張傑。如果這倆人都稱王了,主公如不稱王則又矮了他們一節,這樣也不好。
不如,主公假裝答應蔣幹,但實際上先不稱王。先看看張傑怎麼做,如果張傑稱王,則主公就跟著稱王。如果張傑不稱王主公也就不稱。總之主公不當出頭鳥。得先讓張傑稱王再說。
孫權點了點頭,道:子瑜此計,乃老臣謀國也。子敬(魯肅),你覺得如何?
魯肅道:肅贊成子瑜兄的計策。並且請主公派人把這封詔書送到成都去。當面交給天子。看天子如何反應!畢竟這傳國玉璽可是真的啊!
孫權一聽魯肅的計策,便明白了,這是要天子重新下詔封他吳王啊!古代不都是喜歡三請三辭嗎?劉協親自蓋的玉璽,他總不能不承認吧?
孫權道:那派誰去成都呢?
魯肅道:就由在下去一趟成都吧!
肅也想去見見劉備孔明,瞭解下情況。
善!那就有勞子敬了。
諾!
孫權一通忽悠,就把蔣幹給打發了。
而在穎川的陳群,接到張傑派人送來的信,開啟一看,怪哉!張傑怎麼知道我的想法?九品中正制是陳群的政冶抱負。沒想到張傑也提出九品制。只是張傑這九品制是什麼玩意?看來得去趟洛陽了,也許就你像張傑說的一樣,這世上最瞭解自己才華是張傑。
只是這傢伙不太喜歡世家啊!看來得先與張傑談談。
隨後陳群便在周倉的陪同下前往洛陽。陳群才不管張傑稱不稱王呢!他對漢室早就失望透頂了。歷史上就是他與華歆,王郎,建議曹操稱王的。
當張傑聽陳群來了,立馬在府內衝出來,親自到大門迎接,這可是正真的牛人啊!九品中正制,其“九品“官階歷史上用了近兩千年啊!給官員分品級就好比後世軍隊的軍銜一樣。
只見陳群四十來歲,面白,短鬚,身材高大,有點偏瘦。長文兄,傑等你久矣!張傑拱手拜道。
陳群見張傑,親自到門外迎接,還如此親切,到有些意外。
魏候客氣了,能得明公召喚,群豈敢不來。陳群道。
張傑道:傑本該親自去請長文兄,只是俗事繁忙,只好派帳下兄弟們代勞。裡面請!
進入客廳,張傑道:長文兄,傑一直想改制,但對這方便沒有經驗,如今有長文兄相助,則大事定矣!
陳群道:不知明公想怎麼改?
張傑道:不瞞長文兄,傑把天子送去成都就是想稱王,傑對大漢,對天子也是失望樂透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