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觀道:張傑是不是稱王后就只想在洛陽享受了。對天下大事不再關心了?
藏霸道:不可能,某與他在涼州接觸這麼久,深知其野心。怎麼可能滿足一個魏王呢!
再說,打天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不消滅,劉琦,孫權,劉備,他這魏王也做不安穩。
大哥,敵軍離宛城只有不到三十里了,要麼聽張傑的撤退去許縣。要麼就上城禦敵,不能猶豫不決了!尹禮喊道。
藏霸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如此放棄宛城,某實在不甘心。傳令下去,關閉城門上城禦敵。
慢!不可啊,大哥。孫觀喊道:張傑非是陶謙啊!他讓咱們撤退,如果抗命行事,就算守住了宛城也不會有功。他會覺得大哥把南陽看成是自己的地盤了。而非他張傑的。
就算你我兄弟拼死守住了宛城,但是抗命在先,恐怕也不得善終啊!
咱們原本就是降將,如果又抗命而行,這讓張傑會怎麼想?手下兄弟們白死了不說,恐怕日後張傑還會秋後算賬啊!大哥,聽張傑的,撤吧!
尹禮也道:大哥你是想誠心幫助張傑,但有可能好心辦壞事呢?張傑放棄南陽,也許是誘敵深入呢?咱們在這抗命抵抗,不是一點價值也沒嗎?
再說張傑可是心狠手辣之輩。咱們不能讓他抓住什麼把柄啊!既然已經投降了,就乾脆聽他的吧!何必幹些費力不討好的事呢?
藏霸想了下,道:好吧!倆位兄弟說的也是,撤吧!
諾!
隨後藏霸帶領一萬來人馬,放棄宛城,撤往許縣。
當文聘來到宛城,只見城門大開,城中不見守軍,城中百姓膽戰心驚的躲在城中!
文聘道:黃老將軍,你覺得藏霸放棄宛城,這是為何啊?
黃蓋道:聽聞藏霸只有一萬兵馬,定是見咱們兵馬眾多,怕敵不過咱們,所以乾脆棄城逃跑了。
文聘道:恐怕另有隱情啊!宛城堅固,雖只有一萬兵馬,但如果死守,咱們雖有五萬之眾,也絕非一時可以攻下的。
來人,派人把訊息傳給大王,就說宛城以拿下,藏霸等守軍以經逃走了。
諾!
劉琦等人接到文聘不費一兵一卒就佔了宛城。一時也有些搞不懂了。
也叫來眾人商議,劉琦道:張傑又主動放棄了南陽,他這是要幹什麼嘛!
魯肅道:南陽乃是眾荊州進軍關中與洛陽的戰略要地,張傑如此輕易放棄南陽。肅覺得太不正常了。也許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陰謀?
諸葛亮,周瑜也不出聲,眾人都在猜測張傑這到底是要幹什麼!
一時間氣氛有點緊張。劉琦道:會不會是張傑覺得咱們人太多了,他也沒有把握。所以乾脆先撤回去守衛洛陽。等時日一久,咱們三家也定會撤軍的,到時候他再來。
孔明搖頭道:這個可能性不大。
張傑在洛陽也有五萬人馬,就算要讓藏霸撤回去,也不會撤往洛陽。亮估計是撤往許縣,或者武關。但許縣的可能性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