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章 書院談論

賈詡也對著黃承彥是行了一禮。

張傑突然道:聽聞黃先生精通機關格物,在下仰慕已久。

黃承彥道:先生過講了,只是略懂皮毛而以。不知這位先生是何人?

張傑道:在下張世,乃文和先生學生,現在冀州州牧府任職。

這時一些學子也過來了,然後大家有禮的見過後,都跪坐在下面。

張傑開口道:荊襄多才俊。今日一見諸位學子真是不虛此行。以某觀之,將來各位前途不可限量。

這時一名學子道:聽聞冀州有個世民書院,不知先生對世民書院有何看法?

張傑道:世民書院乃蔡邕蔡伯喈先生所創。世民書院目前有學子近千人,在下偶爾也去聽過幾堂課。受益匪淺。

學子道:張傑為何把書院起名世民呢?難道就因為他叫張世民?

張傑道:名字嘛只是一個稱呼。世民書院創立之初,立志就是為了救世濟民,所有學子上學,吃,住,書本,教材都是免費。在下也覺得這名字挺好,如天下各地都有世民書院,那麼天下將會有多少讀書人啊?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所以在下是贊同的。

又有一學子道:聽聞張傑在河北舉行考舉,在河北想入仕就得考試,不知先生可知考舉詳情?

張傑道:是的,在河北想入仕為官基本上是要考舉的,當然也有些個別的例外,比如是立戰功的將士們。

致於考舉的內容也就當然是大家所學的知識。

諸位也知道,大漢以仁孝冶國,但隨著時代的變化,目前這種舉孝廉的制度以經不合時宜了。諸位想必沒聽過一句童謠。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很多寒門庶出學子一身本領卻報國無門,遺憾終生。

而我河北現在就在想辦法除去這些弊端。

遠的不說,就說蔣琬琰。蔣琬也是你們荊州零陵郡人。你們有些人應該知道,他就是河北上一屆考舉的頭名狀元。現在己經是張州牧的主簿。將來定是,朝廷重臣。

還有魏延魏文長,魏延考的是武舉,原先在荊州軍當了近十年小兵,最高不過一隊長。現在在河北已經是獨自領兵的一方大將了。

由此可見,人才往往是沒有被發現,而怎麼樣去發現人才,去利用人才,那麼考試就是最好的辦法。你有本事你考得好當然就能得重用。這樣才不會埋沒了你的才華。你沒本事當然就得讓賢。

在下覺得,鄴城候為才是舉,公平考試就是對天下讀書人最好的尊重與保護。

打過簡單比方,如果在你們書院招十名學子入仕為官,讓德操先生來決定人選,如果是舉孝廉,我想你們各各都是孝子。

德操先生也會很為難。

但如是出一道題目,誰答得好,就選誰,我想這就簡單的多,而且相對而言也更加公平。你題答得不好落選了也就在情理之中。

眾學子很多也是點頭表示認同。

張傑道:諸位學子不妨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在下一直以為,讀書人不能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應該為國家富強百姓安寧,社會公平正義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