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鄴城周邊己經集結了二十萬人馬。在黎陽郝昭還有兩萬人馬。而且咱們騎兵過多,戰馬草料緊張。雖然各地都在用船向鄴城運糧草。但最好還是快速南下。否則鄴城後勤壓力實在太大。
張傑道:傑打算五日後就起兵南下。只是一直沒想好,是走哪條行軍路線。傑本想走三條路線同時進兵,但又恐戰線過長,兵力不足。
沮授道:不知主公想的是哪三條路線?
張傑道:我是打算組成三個軍團,第一軍團用十萬人馬,走黎陽渡黃河,拿下白馬,然後佔領兗州東郡。再視情況而定。
第二條,用十萬人馬組成第二軍團,先佔領,河內,河東等地,然後佔領洛陽。再從洛陽出虎牢關東進,與第一軍團形成夾擊中原之勢。
第三條,把在幷州的七萬人馬組成第三軍團,從河東渡過黃河,避開李傕新修的潼關。直奔長安佔領關中地區。然後從長安分派三萬騎兵,從武關南下,迂迴許昌。
諸位軍師認為這三路齊頭並進如何?
聽完張傑的三路並進,眾人都在思考。
審配道:按主公之意圖三路並進,共需兵馬,二十七萬。兵馬咱們現在是足夠了。只是,一路要去長安,這戰線會不會拉得太長了?而且長安缺糧,這七萬人馬的後勤壓力實在太大了。這得徵召多少民夫啊!
眾人也是點頭,表示肯定。
文和你說說你的看法吧!張傑道。
賈詡道:主公的三路並進好是好,如若成功,則拿下天下大半。但詡卻不太贊同主公三路並進。
第一嘛就像正南說的後勤壓力太大。
第二,如果主公派兵佔領長安,以目前李傕的實力肯定是擋不住咱們。可主公一旦佔領長安,則會面對馬騰韓遂等西涼軍閥。如此想派三萬人馬去迂迴許昌就很難了。
第三,兵力太過分散了,第一軍團只要一過黃河,袁紹必定會來援助曹操,到時袁曹兵力恐怕也會有近十幾二十萬。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主公常言您最大的敵人是曹操,如果擊敗了曹操,中原便再無敵手,如此不如集中力量打敗曹操,何必去先佔領那些無用之地呢?
李儒道:主公,文和所言極是,主公若現在佔領長安,有可能會嚇到天下所有諸候,到時西涼馬騰,韓逐,甚至是漢中張魯都有可能出兵關中。而且曹操有可能會派說客去煽風點火。如此,還不如集中力量擊敗曹操,只要曹操一敗,到時再佔領長安不遲。
張傑想了下,也是,長安關中地區離西涼不遠,到時馬騰韓遂來攻還真不好對付。歷史上曹操都讓馬超殺的割袍斷須。看來集中力量打敗曹操才是真理,只要曹操敗了。到時反過手來佔領長安,要是馬騰韓遂還敢來,就一起把西涼也給平了。
想通了,嗯,文和所有理。那咱先就不去理會長安。
文和,那你說咱們怎麼出兵?張傑問道。
賈詡道:集結在鄴城的二十萬人馬,從黎陽渡過黃河,佔領白馬,然後直奔許昌,老夫估計,曹操應該會在官渡這個地方與主公決戰。因為從白馬到許昌,只有官渡有險可守,一但過了官渡就一馬平川。曹操少騎兵,所以不可能放棄官渡這個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