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圖道:圖曾在黎陽住過一段時間,對那比較熟悉,如果張傑用船渡河,最好的地點是延津渡口。延津也是平時往來客商從兗州前往冀州最大的渡口。
如果派兵去延津渡口設伏,或許能阻擋敵軍渡河。只是張傑也容易想到咱們會去延津設伏。
眾人都覺得郭圖說的是廢話,誰不知道去黎陽延津渡口最方便。反之黎陽到白馬也是一樣。但大家都沒有人再說話。
見大家都不說話了,郭嘉道:張傑必不會派船渡江,只會選一處河道架設浮橋。
張傑對外號稱四十萬大軍,但嘉估計四十萬肯定沒有,二十幾萬應該是有的。這麼多人,如果用渡船過河幾時才能渡完?而且還有眾多馬匹。所以就算是派渡船過河最多也就是佯攻,絕不會是真的。故而在延津設伏毫無必要。
主公,袁公,嘉以為咱們沒必要阻擋張傑過河。也阻擋不了。黃河現在水位並不高。能夠架設浮橋的地方太多了。張傑肯定會偷偷利用晚上月色架設浮橋。
只要船夠,把船打橫連成一片,鋪上木板。一兩個時晨就能架設一座浮橋。所以咱們不可能提前發現。
而且我軍想半渡擊之,也很難做到。因為浮橋架好後,只需一兩個時晨,張傑就能讓一兩萬先頭部隊過河。一旦一兩萬人過了河,咱們再去阻擋就沒有意義了。張傑定會讓這隻先頭部隊嚴防死守浮橋灘頭。
到時如果咱們派兵少了沒什麼用。諾派重兵去,就會打成消耗戰。張傑過河人馬會越來越多。而黃河岸邊又無險可守。這樣反而正中張傑下懷,把決戰陣地變成了河岸灘頭。可黃河灘頭是很平坦的。到時張傑騎兵一旦過河,那咱們就危險了。一旦轍退讓騎兵在河岸平原上追擊,那就全完了。
奉孝,那依你之言,咱們應該在什麼地方與張傑決戰?曹操道。
郭嘉道:白馬山與官渡。先利用白馬山一帶地形誘敵深入!然後在官渡與之決戰。
張傑兵力是咱們的近兩倍,由其騎兵是咱們的數倍。如果不利用地形與之抵抗。在平原地形上決戰那對咱們很不利。
所以先利用白馬上地形徐徐誘敵。然後把重兵設在官渡與張傑決戰。
聽聞是官渡決戰。曹操袁紹都沉默不語。因為官渡雖地形有利防守,但也不是什麼關卡絕地並非攻不破。
郭嘉見曹操袁紹倆人明顯信心不足。心想怎麼辦?要是倆位主帥都沒了信心這仗怎麼打?突然心生一計,道:主公張傑雖然強大,但嘉竊料之,張傑有六敗,主公有六勝。
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高祖唯智勝,項羽雖強,終為所禽也。
張傑以逆南下,實為反漢,不得天下人心。主公奉順天子以率天下,此義勝一也。
冶天下本應仁義為濟,張傑以嚴濟嚴,到處屠戮世家,手段狠毒,實為不仁也,主公治下世家百姓和睦相處,此乃仁勝二也。
張傑內忌,用人而疑之,用人唯考舉視己出。如張燕被廢,牽招被貶,主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此度勝三也。
張傑好色,貪圖美色以至資敵都與不顧。如送袁術戰馬換取美女之事。公修身齊家。此乃德勝四也。
張傑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五也。
張傑名聲狼藉失道寡助,天下世家避之如虎,狠之入骨。公單身刺董美名傳於四海,乃得道多助,天下諸候都望主公而凱旋。今又有袁公相助,此乃名勝六也。公有此六勝,敗張傑無難矣!22百度一下“三國之說書先生傑眾文學”最新章節第一時間免費閱讀。
手 機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