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聖旨飄然而至,楊聰的西南之行戛然而止。
嘉靖在聖旨中並沒有說什麼,沒有批評他,也沒有表揚他,亂七八糟幾句話,總結起來就一個意思:你回京吧!
楊聰只能喟然長嘆,別無它法。
他本來還想去雲貴、四川等地轉一轉,抓抓貪官,開開梯田,為西南的老百姓盡一份心力,可惜,沒機會了。
這些人,無恥啊,為了一己私利,枉顧百姓死活,他們不為老百姓著想也就罷了,像他這種一心想為老百姓辦點實事的人他們都要想盡辦法拉下馬。
人,一旦自私起來真無恥到可怕!
這時候,楊聰都有點心灰意冷了,夏言把持著內閣,嚴嵩把持著吏部,這朝廷最重要的兩個衙門都在他們手中,嘉靖這個糊塗蛋又迷一般的寵信嚴嵩,這朝廷,還有希望嗎?
說實話,他看不到什麼希望,至少,這會兒他看不到。
當然,他不會就此輕言放棄,但凡成大事著,都有著堅韌不拔的精神,一時的挫折並不能擊倒他,他只是暫時有點迷茫而已。
這局勢,該如何翻轉呢?
帶著一絲迷茫,他無奈的踏上了回京的旅程。
從南寧到京城,按理來說是應該往北走的,但是,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帶著一眾親衛和俞大猷手下的屯衛精銳,一路往南而去。
當然,他並不是想去南極轉一圈,證明地球是圓的。
他只是想去安南轉一圈,看東南半島的生意怎麼樣了。
這會兒大明東南沿海都已經被他掌控,坐船自然比走陸路要快捷的多,他準備先去安南轉一圈,再去泉州接了家人,然後再坐船北上。
這樣走,路程雖然遠了,路上花費的時間卻能縮短一半以上,他有的是時間到處轉轉。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來到永安州,隨即便踏上早已在那裡等候多時的船隊,直奔安南而去。
這時候的安南已然被莫氏全面掌控,升龍城也恢復了昔日的繁華,為了方便楊家做生意,莫登庸甚至在升龍城附近的元江沿岸特意為楊家建了個超大型的碼頭,並在碼頭附近劃出了一大片區域,專供楊家修建倉庫、鋪面等附屬設施。
他無意間這麼一搞倒有點像後世經濟特區的味道了,楊家在此大興土木,安南各地甚至是東南各國的商販也蜂擁而至,每天這片區域都是車水馬龍,各種貨物基本上只要一下船便被早已在那裡等候多時的商販搶購一空。
很多大明和安南的富商也看到了商機,在此修建了很多酒樓、茶館、客棧等休閒娛樂設施,搞得這裡就跟個大都會一般,其繁華程度,甚至已經超過了近在咫尺的安南都城升龍。
楊聰站在莫氏酒樓最高處的包間裡,透過窗戶看著下面繁華的景象,忍不住讚歎道:“莫大人,沒想到你經商也這麼厲害,不但整出了這麼個繁華所在,還修建了這麼大一座酒樓,你要是生在大明,我們楊家可能都比不過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