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之言!”其中一位大臣出來反駁,“就算是先皇在世時,那一場毀滅性的饑荒,也未曾出現過‘食人肉’之事!”
“臣提議,若是實是不行的話,就叫相鄰西嶺的南京當地官運開糧倉押送至西嶺。”大臣丙出列。
“如此不妥,糧倉都是用來以備不時之需的,南京那本來土地便不肥沃,從出的糧食每年上供也只是堪堪好罷了。”大臣甲開口。
重卿家都紛紛點了點頭,這實是個難題,適時,樞密使出列,答:“殿下,何不開國庫糧倉送去一西嶺離京也就十里路,大概四天時日。”
姒清手搭著把手,雍容的道:“樞密使大人,還真不巧啊,如今國庫‘空虛’,拿去建舍軍業本就拿不出多少銀兩,更何況糧草,每月都要定期押送至邊關,實在騰不出糧草。要真騰了,邊關就有人上奏本宮了。”
言外之意就是,要想讓國庫補上,不可能。大宋養著這些個大臣,不是在這裡站著說話不腰疼,有事就國庫,偶爾大臣也是要多多分擔。
畢竟是一個國家的人臣。
一聽這話,大多大臣都縮了脖子,錢這種東西,沒有誰願意貢獻出來。
“殿下,臣私庫有五萬銀兩願拿出充公,為朝廷為西嶺獻一份力。”趙廷之第一個出來表示。
姒清頷首,趙廷之出來是在她的意料之中。
她在垂簾之後靜靜端詳著眾臣的表情,將那些神色慌張的,還有些神色緊張的......將那些大臣的名字一一記在心中,開始打著算盤。
百官之首——丞相都表率了,保皇黨的自然也不落後,都三三兩兩的出列表明會獻出銀兩充公。
國公也出來表示表示,畢竟現在他在朝中因為那孽子的緣故名聲有損,真希望行兒可以早些歸家,助他一臂之力。
只是他此舉卻未注意到他身後的一些大臣面色都有些頹圮。
姒清將這一切都看在眼中,半晌才幽幽開口:“眾卿家之心,本宮都看在眼底,此事本宮倒是有個提議。相信國師大人對此心中也有數罷?”
目光掃向嘴角含笑,昏昏欲睡的某位“老人家”。
眾臣都看向燭陰,燭陰只是半垂著眸子,“殿下何必繞彎子,就兩個字——義賣。”
義賣?那不是太祖皇帝當年借鑑一位民間謀士的法子?
聽說是將東西賣出去,價高者得,然後所得到的銀兩都貢獻到災區。
“正是義賣,太祖爺曾用過此法將空虛的國庫填飽。正好最近也閒來無事,便辦一下玩玩,一來可以解悶,二來可以充國庫,賑災,一舉兩得,不亦悅乎。
回去眾卿家就拿些值錢的東西來,後日在御花園裡舉辦。”
眾卿無話,殿下都就事情說的一清二蹙,已經沒有可以反駁的餘地了。
金鑾殿內響起震耳欲聾的聲音:“殿下英明。”
“廷之何在?”
“臣在。”
“義賣舉行,除了大臣,自然也要找些富商前來參加,這件事就去交由你去辦。”
“是,臣定當不負殿下所託,全心全意完成。”趙廷之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