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章 時政新聞

出院後,打了一輛計程車回到就近的居所。

幕府由上而下的進行體制改革,操作和明治維新如出一轍,只不過引入了更多的新技術,加上原本這個時代的幕府就有引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如今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代也算是正常入軌。

內燃機汽車早已不算罕見,計程車行業也隨之應運而生,在還能吃人口紅利的時代,人工費用並不貴,人人都能打得起計程車,似乎連行動電話的雛形也已經出現,但要發展到智慧機時代,還需要些日子。

短短二三十年時間,飛速發展的經濟水平已經讓過往的瀛洲都市變得耳目一新,處處都能看到大興土木的場景,畢竟經濟騰飛的同時,房地產生意也變得好做了。

也因為建築物的新建和拆除,經濟重心逐漸轉移,將過去的江戶一分為二,形成了舊江戶和新東京兩塊區域,前者不斷縮小,後者不斷擴大。

似是復刻了泡沫經濟的年代的光景。

歷史總是在重複,太陽底下無新事。

回到了柳生家的宅子,白維才算明白為什麼極道想要這塊地皮了,它的佔地面積很大,差不多有一個半足球場加外環跑道的大小,三分之一的面積作為前庭,三分之一的面積蓋著建築物,還有三分之一的面積被植被佔著,算是閒置了。

古色古香的木質建築風格放在舊江戶裡不算別具一格,但毗鄰著的另一條街道已經逐漸開始進行現代化改造,開闢出了商業街,新建了寫字樓,於是佔地寬闊的這片地怎麼都變得礙眼了起來。

白維一向對大房子沒太多欣賞,太大就代表打掃要麻煩,要僱傭很多人,這意味著另一種額外支出,單人居住最好六十平公寓即可,如此寬敞的房屋佔地,實際上閒置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柳生霜月之所以從大明回到瀛洲,也正是為了守住祖上留下的這套房產。

回到家後,她開啟了佛龕似的壁櫥,更換了貢品,點燃了柱香,雙手合十,跪在父母牌位前進行參拜。

柳生一族的流派名為無想新陰流,鼎盛時期門下弟子上百人,也曾是一流的劍道館。

彼時江戶中的有名道場數量極多,在歷史上各種流派也是層出不窮。

鼎盛時期,多達五十多家,行業內捲到極致。

然而在這一任幕府將軍繼位後,頒佈刀狩令。

於是短短几年內,烈火烹油的道館行業被強制關閉了五分之四。

偌大江戶的各種道館,獲得幕府承認將軍賜字的,加起來也不過十一座。

柳生的道館被迫閉館,直至如今都無法重新開啟,有兩個理由。

一是在御前大比中敗給了對手,在十五年前關閉了道場,無想新陰流的牌匾也被幕府收回。

二是因為柳生霜月的父親耗盡潛能早逝,她的母親又是普通人,無法參與大比,三年沒能奪回流派牌匾,自然被幕府除名。

之後便是舊江戶發生了一次非常嚴重的魔災,和南寒活動的邪神信徒有關,帶來了巨大傷害。

她的母親也在這次災害中去世,之後幕府根據記錄找到了唯一的遠房親戚,也是白維的嬸嬸,由她跨國領養了柳生霜月,兩人這才成了兄妹。

叮~!柳生霜月敲了一下銅罄,和小碗一樣的銅製器皿,結束禱告。

“哥,要來參拜一下嗎?”她刻意用了日文。

白維本著死者為大的想法,參拜了一番,結束後,他也敲了一下器皿,然後合上壁櫥。

此時柳生霜月正在廚房開始做飯。

瀛洲的女性社會相對低下,精神沒能跟上經濟發展速度,身心都停留在大正時代,自然還沒出現宣稱要‘四個錢包’的新時代進步女性,大部分女子還是保持著家庭主婦的觀念,在家裡做飯洗衣洗碗都是女性承擔的義務,男人就該賺錢養家,哪怕出去鬼混都該到九點後才回來,這樣才算上進の男人。

自從熟悉後,家務活都是她搶著做完。

白維頓了頓,也沒想著去添亂。

上輩子除了是帝王,也是導師……帝王高貴,似乎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實際上他會堤防任何人,屏退侍女,吃飯也經常自己下廚,到後期乾脆辟穀,只喝點生命藥水;導師的生活,需要照顧一大群人,又當爹又當媽,一個人打輔助有多艱難,每一名下路的輔助玩家都很清楚。

做飯洗衣的小事,他都做得來,只是見到她滿臉恬靜的忙碌著,也就順勢成了甩手大爺,抄著袖子坐下了。

“不覺得麻煩嗎?”

“不覺得呀,我很高興能天天能做料理給……”她抽空看了眼安坐在沙發上的青年,又迅速埋下頭。

白維不疑有他。

我懂了。

她應該是喜歡做飯的那類吧。

等待的時間略有些無聊,他開啟了電視機,這時代可沒什麼液晶大屏電視,而是令人懷念的大黑箱子……也就是映象管出了問題,對著手掌哈口氣,給它一巴掌就能修好的那種老式大彩電。

電視開啟,草創時代的電視臺不算多。